美国与德国:盟友反目成仇
(巴恩盖安)——7月10日,德国政府要求美国驻德国情报机构负责人离境。这一决定预计将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尤其是在美国是德国历史盟友的情况下。德国议会发言人表示,这一驱逐决定是近期一系列涉及德国官员的间谍丑闻的后果,而“美国情报机构并未就上述事件与德国政府合作,也未提供任何答复”。
![]() |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和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
上周,一名31岁的德国联邦情报局(BND)雇员因涉嫌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从事间谍活动而被捕。该男子在慕尼黑郊外的CIA总部工作,据信自2012年底以来已向美国传递了200多份文件。周三,德国一家法院宣布已立案调查一起更为严重的间谍案。此次,嫌疑人是一名国防部官员。
周五驱逐决定作出后,美国驻柏林大使馆向媒体宣布:“美国大使馆已收到关于将美国驻德国情报主管驱逐出德国政府的报告。原则上,我们不对情报事务发表评论。” 但可以说,这是一种惩罚性举措,这种举措在敌对国家危机时期经常出现,但在盟国却很少发生,更不用说亲密盟友了。然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表示,美国间谍活动的指控严重损害了德国的信任,德国是时候正视这个问题并重新开始了。德国官员也坦率地谈到了这一驱逐决定,对美国使用录音机和摄像机进行间谍活动的行为表示不满。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在电视讲话中痛苦地将美国的间谍活动描述为“疯狂”和“愚蠢至极”。他还提到了德国和美国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方面合作的重要性,并警告称这一丑闻将损害两国关系。
自从前美国国家安全局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披露美国窃听了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手机以来,美德关系一直紧张,而新的指控更是雪上加霜。联邦检察官最新受理的案件之一就与默克尔的间谍活动有关。美国国家安全局丑闻促使检察官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调查和起诉外国情报机构的网络间谍活动。自丑闻爆发以来,美国为安抚德国而做出的外交努力未能奏效。在等待调查结果期间,默克尔周四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她对间谍指控的不满:“从传统意义上讲,我认为监视我们的盟友最终是浪费精力。我们有太多问题,我们需要专注于关键问题。ISIS、叙利亚、恐怖主义——所有这些都应该优先于相互监视。盟友之间的信任至关重要。”
由于20世纪的历史,间谍问题在德国是一个敏感话题。法西斯政权的阴影笼罩下,它压制了所谓的个人自由,冷战期间爆发的大规模间谍丑闻导致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这些都为战后出台的严格保密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即使是最简单的关于德国公民的信息,也只有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交换。甚至广告商也被禁止创建个人资料来存储客户的个人信息。
在此背景下,德国和美国高级外交官定于本周末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多边会谈,探讨伊朗核计划的未来。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和德国外长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将讨论中东和乌克兰问题,很难想象他们会对间谍问题置之不理。在大西洋彼岸,最近发生的事件让华盛顿的许多官员深思。“我担心我们向我们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发出了错误的信息,”科罗拉多州民主党选举人马克·尤达尔说。
白宫发言人约翰·厄内斯特拒绝就情报活动发表评论,称其属于“政治问题”,以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情报资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普萨基在被问及德国政府“驱逐”一名美国情报官员的消息时回答说:“关于此事,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德国记者称,在上述消息公布后立即联系华盛顿官员,却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回复,回复只有几个字(该回复以英文刊登在德国报纸上):“无可奉告”。此外,还要求不要对美德关系的未来发表评论,因为这是德国第二次“打脸”美国(上一次是在中东战争问题上),此举受到德国媒体的热烈欢迎,并被誉为德国主权独立和自尊的宣言。
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