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 Dan 踏上新旅程

February 17, 2015 14:36

(奉贤)——为了打造崭新、宽阔的农村面貌,改善人民生活,南丹县委倡导发挥当家作主的作风,做到“民知、民议、民做、民察、民受益”。坚持这一方向,经过四年的齐心协力、一致行动,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胡伯伯的家乡已焕然一新。

Lễ hội Làng Sen  (xã Kim Liên - Nam Đàn). Ảnh: Sỹ Minh
莲花村节(金连公社 - 南丹)。照片:施明

新农村面貌

南丹县委认为,新农村建设任务将促进各地区全面发展,促进全县全面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祖国阵线以及从县到基层的各级组织都积极参与,努力探索落实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方案。当务之急是加强宣传,推行民主制度,切实贯彻落实“民知、民议、民行、民察、民惠”的方针。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氏恒表示:“当思想清晰,在人民心中形成共识时,许多家庭就会愿意捐献土地、财产,捐​​钱、捐劳力,并动员企业等外部资源,帮助远离家乡的孩子们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结果,经过四年的新农村建设,整个南丹县已修缮了各类乡村道路近340公里,修缮了水渠近70公里,新建了14个乡人民委员会总部,6个乡文化馆和69个村文化馆,新建和升级了42所各级学校的若干教室,15个乡卫生所,并修缮和新建了许多其他工程。建设总投资额超过8340亿越南盾,其中人民出资近1914亿越南盾,占23%。此外,全县人民自愿捐献12.1万平方米土地,贡献2万多个工作日,用于扩建和升级新农村基础设施。村庄、村和公社的面貌随之改变和改善。

Thu hoạch lúa vụ xuân ở Nam Giang. Ảnh: Sỹ Minh
南江省春稻收割。图片来源:Sy Minh

除了建设宽敞的基础设施外,各地方还注重垃圾收集和处理,大力植树造林,营造绿色、洁净、优美的环境。许多地方已建立垃圾坑模式,对每户居民的垃圾进行分类,并集中处理至公共垃圾填埋场。金莲、南吉、南江等一些乡已与荣市城市环境公司合作,将垃圾运至宜安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大多数乡开展了“全民团结起来,建设居民区文化生活”活动。320个村庄中,有200个达到文化村标准,82%的家庭获得了“文化家庭”称号。许多乡注重文化机构建设,做好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工作。教育质量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平均每年有100多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1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优秀学生称号。政治体制得到妥善管理,乡镇干部队伍日益规范,党委、政权机关、祖国阵线和群众组织活动得到有效革新,23个乡镇中,13个乡达到政治体制标准,23个乡镇中,23个乡达到安全和社会秩序标准。

改善人们的生活

国家过渡型乡村振兴计划(NTM)的目标不仅是改变农村面貌,更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因此,在南丹县国家过渡型乡村振兴计划建设过程中,南丹县党委、政府和政治系统着力引导推动生产发展,建立和推广经济模式,提高人民收入。近年来,金莲乡推行的“建设高收入田”、“建设大田”模式,以及结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经济模式,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除了农业,金莲乡还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和贸易,拥有26台磨粉和饲料加工机械、275家小商户、6家建筑企业、36个建筑和木工队、25辆运输车辆和11辆客车。同时,该乡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共有247人出国务工,每年创汇约300至320亿越南盾。由于经济结构正确调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2014年达到每人2600万越南盾;贫困率下降到3.9%。

Dây chuyền may hiện đại tại Công ty Haivina Kim Liên - Nam Đàn.. Ảnh: M.H
Haivina Kim Lien公司(南丹)的现代化缝纫生产线。图片:MH

至于南泰山区乡,它是该县五个最困难乡之一。为了增加人民收入,该乡致力于改变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值。为此,南泰乡大片园地、山坡地和山坡地得到开发,创建了商品生产区,如朝着商品方向种植木耳菜、百合、橙子、柑橘、柿子、柠檬和绿茶等示范区。得益于此,目前南泰乡100%的生产用地年收入达到每公顷5000万越南盾或以上,其中近100公顷收入超过8000万越南盾。通常,一些百合、木耳菜、红葱等种植区的年收入达到每公顷1.5亿至3亿越南盾。

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氏恒补充道:该县各地方正着力发展农产品生产。事实上,纵观南丹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个个清晰的经济“脉络”,例如春化、南春、南英、南城等地的蔬菜;南泰的甜棉;兴仙、庆山等地的出口辣椒……;南吉、金莲、南江等地的畜牧养殖业与果树种植相结合或应用科技,将机械化应用于生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收益。畜牧养殖业已逐渐从小规模转向集中发展农产品生产。目前,全县共有685个中小型农场,其中15个农场的年收入超过10亿越南盾,19个农场的年收入在5亿至10亿越南盾之间。该县积极加强与各企业的合资合作,从种子供应、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到农产品消费,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转型,为增收、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帮助群众致富做出贡献,加速各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2014年,该县人均收入达2450万越南盾,比2010年增长1.4倍。

在从县到基层的整个政治体系的大力推动下,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南丹县新农村建设运动取得了诸多成果。截至2014年底,南丹县已有4个乡达到新农村标准,包括金莲乡、南江乡、南吉乡和南忠乡。借鉴已达标乡的成功经验,该县继续向其余19个乡推广,力争在2015年再有6个乡达到标准,包括文田乡、春化乡、南英乡、南春乡、南上乡和南义乡。新农村建设运动的成果为南丹县全面发展、走向繁荣、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如胡伯伯所愿,早日成为模范县。

梅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Nam Dan 踏上新旅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