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业产值
(奉贤)- 兴原县党委、政府将农业和农村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推动力,出台多项措施推动农业结构向商品化方向转变。这是该县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县农业局代理局长黄德安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兴西乡的大片示范田,并自豪地介绍道:“多年来,兴西乡一直被视为全县的稻米粮仓。水稻是名副其实的改善民生的主要作物。” 五年来,商品稻帮助兴西乡人民致富。在传统市场或大小超市的农产品摊位上,人们经常看到AC5牌兴西大米与泰国米、北米并列摆放……目前,该乡拥有800公顷双稻种植地,其中85%为商品稻,年产量超过5600吨。
![]() |
洪庆公社2号村裴文孝先生的鳗鱼养殖模式。 |
与此同时,兴新、兴胜、兴舍、兴隆等乡均连片稻田丰收。兴胜乡大面积种植商品稻,面积达80公顷/254公顷,占双稻种植面积的60%。兴胜乡农业委员会主任潘文贤表示:“我们落实关于优先发展商品稻的专题决议,试验并选育了短期高产纯种。此外,该乡还与永和公司合作,为群众采购产品,创造可持续的产量,让群众放心种植稻米。” 截至目前,兴原县稻米产量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未来,稻米仍将是主要作物。因此,该县除了积极转化优质水稻品种外,还鼓励种植短期高产纯种水稻品种,如AC5、南春、北统7号、DT52等,力争创造最大单位面积产值。2014年,全县水稻平均单产接近65.74担/计划,即62担/公顷,达计划的106%,这也是历年最高单产。目前,全县有40多个高收入、高效生产田。从示范田生产成果来看,各地大力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每年全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700-2000公顷,商品稻产量超额完成大会目标。
多年来,冬春蔬菜也被视为兴原县的农业优势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占90%,豆类种植面积占50%,新品种种植面积占50%,蔬菜、辣椒、西瓜和南瓜种植面积也大幅增加。尤其是,该县于2014年春耕期间,在兴庆乡林河沿岸的冲积地上,按照作物结构转换计划成功实施了胡萝卜种植模式,总面积达6公顷。该模式在品种、技术和产品销售方面得到亚洲公司(Asia Company)的支持,目前正由兴沙、兴隆等冲积地乡的人民积极推广和大规模推广。
与此同时,畜牧业转型和家庭农场发展被视为兴原县党委、政府和人民取得的显著突破。兴龙、兴新、兴庆等地在发展规模化畜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2014年,该县水牛存栏6725头、奶牛15383头、生猪22542头、家禽80.3万只。尽管存栏量增长不快,但得益于畜牧业新技术的应用,鲜肉产量逐年稳步增长15-20%,从而加快了周转速度。畜牧业发展趋势逐步向家庭农场和规模化农场转变。在拉姆河沿岸的冲积土地上,一些种植作物和饲养信德杂交牛相结合的农场已经形成,成为示范性模式。
目前,全县有400多个农场和混合经营企业(其中21个农场符合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规定的标准),经营状况相当稳定,其中包括分布在兴安北、兴安南、兴仁、兴福、兴盛、兴隆、兴富、兴庆等乡的蔬菜、农作物和牲畜种植农场,平均每公顷收入超过5亿越南盾。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兴庆乡2村裴文孝先生的鳗鱼养殖场,单产为每平方米4公担,采用他在安江学到的技术,经过4个月的养殖,目前已售出第一批鳗鱼,单价为每公斤20万越南盾。近期,他将把这种模式推广到2公顷以上的水面,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公社党委正在指导推广这一模式,力争在义安打造鳗鱼特色养殖区,改善人民生活,增加收入。说到高收入家庭农场模式,我们还必须提到雄道4村陈明阳先生投资数十亿美元的超级蛋鸡鸭养殖场;雄仙公社5村阮辉进先生采用的生物技术养鸡模式,经过9年的实践,目前其养鸡场总规模已超过1.3万只,年均收入超过30亿越南盾。
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广大农民自觉走捷径,扎根田间,立志在家乡致富。截至目前,2010年至2015年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41%,比上年增长1.11倍。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机械化应用,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机制,促进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值。
清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