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Baonghean) - 商品农业生产是提高单位面积收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日益深入的一体化进程中,特别是东盟共同市场的形成,对越南农产品,尤其是义安省的农产品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有待开发的潜力
安城县是一个农业县,主要产品是大米。近年来,该县重点引进高产优质、市场热销的大米品种,例如BC15、AC5、北通(Bac Thom)和香通(Huong Thom)。
该县不仅在3000至4000公顷/季的土地上种植商业水稻品种,还与多家机构合资或合作,种植超过1000公顷的各种水稻品种。除了应用科技,引进优质新水稻品种外,该县各地方和农民还积极与多家企业合资或合作,打造符合VietGap标准的产业链,例如每年种植近100公顷柑橘和500吨蘑菇。
安城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阮文阳表示:“目前,安城县的粮食生产不仅满足全县29万人口的粮食需求,而且还有一半的剩余,用于商品生产和畜牧养殖。该县正在积极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产值……”
![]() |
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春阳参观南盛社出口辣椒种植示范点。 |
永和有限公司是与农民合作生产商品稻米的企业之一,已在安城、杜良、兴原、演州、宜禄等县合作生产稻米面积超过10,000公顷。企业与团体、合作社、公社或县签订合同,转让科学技术、供应种子、出借肥料并向农民提供产品,以“宜安稻米”为品牌的AC5稻米品种的种植面积和消费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公司董事长潘文和先生表示:“由于生产环节得到严格把控,农民生产的产品全部由公司收购。AC5大米品牌——“义安大米”凭借其美味的品质,不仅稳固地立足于本省国内市场,还辐射到河内和胡志明市两大中心城市。” 潘文和先生还表示,除了AC5大米外,种植面积超过2000公顷的“草多”品种也正在巩固其市场地位。然而,像上述这样有效的农业联动模式屈指可数。
近年来,该省各地已建立多个农产品专区,种植花生、玉米、茶叶、甘蔗、橡胶、木薯、木材等农产品,为加工工业提供原材料,满足消费和出口需求,创造了高收入。2014年,义安省商品出口总额超过4.15亿美元,其中农产品约占50%,尤其是蔬菜、块茎和水果,出口额比2013年增长了86%以上。
除了上述潜力巨大、产量强劲的作物外,义安省还拥有大片经济价值极高的果树种植区,种植面积涵盖橙子、橘子和柠檬,其中橙子种植面积近5000公顷。进入主要季节时,义安省的橙子产品已占据了该省的消费市场,并销往其他许多省份。该省粮食产量超过120万吨/年(2014年),品种结构已逐步向优质商品品种转变,约占20%。畜牧业也与加工业紧密结合,共同创造商品,提升产品价值链……
挑战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阮文立表示,尽管义安省农产品种类丰富,但部分产品仍较为零散。例如,橡胶种植面积仅有3000-4000公顷;甘蔗种植面积虽达数万公顷,但规模仍不够大。此外,当地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加工后品质不高,例如橡胶仅以克雷普(krep)的形式存在,茶叶和大米制品也处于中等水平。水牛和黄牛虽然存栏量较大,但即使作为新产品,也只能满足市场和餐馆等小规模的消费市场,而无法供应给超市和交易大厅,因为水牛和黄牛的肉质不如其他品种。就连义安省的花生品质优良,但加工程度较低……
从另一个角度看,科技部主任陈国清表示,由于规模小、衔接性差,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多,影响了产品质量,统一性不高。
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的质量控制不力。这使得品牌难以建立,即使建立了品牌,保护品牌也更加困难,因为质量控制不力很容易被利用来欺骗消费者,从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此外,由于生产规模小,没有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导致义安省农产品价格往往偏高,价格竞争力弱,难以消费。与此同时,在一些国家,规模较大的农场会打造单独的商品产品,确保从选择优良品种到种植或饲养动物的封闭式生产过程,并按照一定的技术流程进行,从而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产品,加工成产品后,质量也始终如一,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品牌和口碑。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已经与义安农产品形成明显竞争优势,如泰国芒果、美国葡萄、澳大利亚牛肉等。另一方面,义安农产品的生产仍然以季节性为主,因此有时产量很大,但在需要时却供不应求。
![]() |
清章县的茶叶收获。 |
努力提升价值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胡玉西表示,义安省目前仍是一个农业省份。在日益深入的一体化背景下,尤其是东盟将于今年年底建立共同市场,除了为该省农产品拓展区域内国家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外,还将面临来自东盟国家进口商品的竞争压力。如果不采取更果断的措施,稍有不慎,义安省的农产品很容易“输在国内”,更不用说“输在国外”了。
为了使义安省农产品在商品和出口加工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该省首先需要重视审查和重新评估重点产品规划,特别是动植物及其加工产品的规划。必须将生产规划与加工规划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原料地少而工厂多的情况,从而造成买卖竞争,导致部分企业和工厂因投入原料不足而影响产品向市场的供应,损害企业的声誉,并在某些时候丧失产品的竞争力。
一方面,还需重新评估全省农林水产品加工体系中各个具体产品的加工能力、产品消费情况,特别是加工技术,从而制定具体措施,确保产品多样化、提高质量和方便消费。
另一个重要解决方案是继续进行科学技术转化,将高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其中注意到生产阶段必须确保按照国际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提高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产品价值,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产值和效率。
除上述解决方案外,还应大力转变生产组织形式,通过企业、合作社和合作团体等形式,向合资企业和协会组织转变,形成大型专业化农业商品生产区,生产质量统一的农产品。推动“四家”互联互通,在国家主导下,使科学家、企业和农民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
农民必须履行生产流程的责任,尤其要对企业忠诚。除了眼前利益,他们还必须看到长期可持续的利益,以适应市场经济。生产者必须通过自身优质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质量控制包括控制进口商品,防止劣质低价商品通过走私渠道进入。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发展。同步实施上述措施,在多方负责任的合作和努力下,是提高义安省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构建该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