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民歌

November 29, 2014 12:56

(Baonghean)——他们可能是民间艺人,可能是职业歌手,也可能是手脚沾满泥巴的普通农民……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对维淡民歌的热爱,并始终致力于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遗产。他们每天都默默地、勤奋地将对义安维淡民歌的热爱传递给年轻一代,并在社区生活中传播民歌……

相关新闻

民间艺术家Le Thi Bich Thuy:“来自民歌……”

艺术家黎氏碧翠(Le Thi Bich Thuy)是南丹金莲小学的音乐老师,她告诉我们,她对民歌的热爱源于祖母曾经唱过的歌词。祖母一唱起歌,小翠即使哭着也会止住。祖母的歌声让小翠早早地感到悲伤,但也提醒自己要活得有意义,要充满爱。

Nghệ nhân Lê Thị Bích Thủy.
艺术家 Le Thi Bich Thuy。

黎氏碧水1970年出生于南丹县金莲乡兴田村,后嫁给森四村金莲村。她是获得工匠称号最年轻的人之一。有一次,她唱歌流泪,是在奶奶病重的时候。碧水站在奶奶病榻旁,握着她颤抖的手:“奶奶,以前您唱歌给我听,现在我唱歌给您听,您听得清楚吗……”。然后她哽咽道:“谁知道拉姆河水是清是浊?她才知道人生有耻辱也有荣耀?我的船在激流中起起伏伏?祖国是正义,是爱,大家……”

黎氏碧翠回忆说,那年五月,她还不到10岁,在胡伯伯诞辰之际,她站在舞台上演唱了由音乐家杜润(Do Nhuan)混音的歌曲《望树,怀念他》,数百名观众默默聆听,流下了眼泪。她知道,这些深情的民歌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中毕业后,她考入义静文化信息高中音乐教育系。在那里,她有机会提高学历,培养个人素质。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后,她始终学习义静民歌,不断钻研,提升专业素养。她还继续在中央音乐艺术学院学习。除了音乐教师的主要工作外,她还参与许多地方文化艺术活动,是金莲-南丹布巷民歌俱乐部的成员,并担任俱乐部的主唱。此外,她还组织节目并向年轻一代教授民歌。

说到金莲,从老人到孩子,几乎人人都知道碧水。她是全省民歌节上的常客。碧水能唱许多民歌,例如《薇都双歌歌林》、《薇都双歌歌拉》、《薇芳歌》、《薇芳茶》、《薇迪发》、《薇同稻田》、《薇爬山》;《谈句权》、《德山》、《谈句威》、《谈句可》、《谈句诺》、《河泉》、《河路》、《河谈达德迪迪迪迪》、《义河》、《河宽迪阳》……她在省内外艺术比赛和民歌节上屡获殊荣。她曾荣获县级和省级朗森歌唱节A、B奖、岘港“歌声之海”歌唱节金奖、河内教育培训部教师歌唱节银奖、义安省广播电视台“好歌唱节”二等奖。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定期为义安民歌节上每期节目创作适合的民谣歌词。

令她欣慰的是,儿子阮国宝唱得一手好民歌。2010年,年仅6岁的阮国宝在教育培训部组织的学校民歌演唱比赛中荣获特别奖。2012年,阮国宝在文化体育旅游部组织的义安民歌节上再次荣获最佳青年民歌歌手称号。得知维族民歌和庵族民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后,艺术家阮碧翠欣喜若狂。她说:“民歌又一次让我泪流满面。这一次,是因为这份喜悦太强烈了。”

荣香

民间艺术家 Vu Thi Bich Que:“火炬手”

说到琼吕乡的民歌和维怛,就不得不提到琼胜乡民歌社社长武氏碧桂女士(生于1961年)。她将民歌和维怛带入千家万户,为当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文化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出生并成长于越南演州县演文乡的贫困农村,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1976年,她辍学,随家人来到山区琼胜乡开垦土地,建设新的经济区。

Buổi tập hát dân ca của CLB xã Quỳnh Thắng (Quỳnh Lưu).
Quynh Thang 公社俱乐部 (Quynh Luu) 的民歌练习课。

1977年,她参加当地青年团活动。由于她歌唱天赋,在公社文化委员会的鼓励下,她加入了公社半职业艺术团。此后,她和艺术团一直活跃在各村、各单位、机关、学校等地进行演出。她不仅在公社巡回演出,还多次参加流动宣传队,参加区群众艺术团,并参加省里组织的森村歌咏节。2000年,她应215旅领导的邀请,参加全军女兵摇篮曲民歌节,并凭借歌曲《父母十恩》荣获金奖。

为贯彻落实义安省民间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的政策,琼胜乡民歌器乐俱乐部成立,奎女士担任俱乐部主席。她充满热情、活力和创造力,在短时间内制定了活动计划,动员并吸引了26名核心成员加入俱乐部。奎女士不断研究和创作新的民间旋律,与成员们一起练习。到目前为止,琼胜乡民歌器乐俱乐部已吸引34名成员参加活动,其中年龄最大的成员77岁,最小的成员仅10岁。俱乐部每周周六和周日晚上举行两次聚会,这是俱乐部成员聚在一起交流经验、研究和收集优秀表演作品以纳入活动计划的机会。因此,俱乐部的每一个演出节目都新颖、富有创意,并通过每一首质朴的民歌、每一首曲调向观众传达有意义的内容。

2014年,在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于安城乡镇举办的乂静巷、岩岩民歌节上,她自主创作、编创的反映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重大方针的戏剧《携手共织乡村画卷》荣获一等奖。其他表演作品荣获二等奖;俱乐部荣获团体二等奖。此外,俱乐部还在乂静巷、岩岩民歌节比赛中荣获多项高奖。

她本人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化信息事业贡献奖章”等多项奖项。

越兴(Quynh Luu电台)

歌手宋涛:“唱民歌只有我”

因“爱上”母亲童年时期的民歌和摇篮曲而早早形成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手宋涛——2013 年南部地区星梦大赛民间音乐类一等奖,在胡志明市音乐爱好者心中树立了坚实的地位。

Ca sỹ Song Thao.
歌手宋涛。

出生并成长于福山(Anh Son)的小女孩阮氏草(Nguyen Thi Thao,本名宋涛)坦言,她身材“瘦削,皮肤黝黑”,早年丧父,童年生活坎坷。家中有两个兄弟姐妹,阮氏草是最小的,但她敏感细腻的性格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她都亲眼目睹母亲在田间辛勤劳作,以及失去顶梁柱后家庭的困境。在不久的记忆中,歌手宋涛至今仍无法忘记那些下班后的午后时光,母子俩坐在阳台上乘着凉风,母亲用充满激情的嗓音唱着维族和丹族的民歌,这些民歌永远萦绕在她心头。阮氏草天生具有歌唱天赋,从小就“吸收”了母亲的歌词和歌声,如今她已成为闻名全乡全县的“艺术家”。在宁静的乡村音乐摇篮中长大的Thao,很快就在艺术道路上留下了许多印记。2004年,在安山县Vi and Dam民歌节上荣获最年轻歌手奖和最佳演员奖;在中北省艺术节上荣获二重唱金奖;以及最近,在2013年Sao Mai比赛南部地区民谣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2013年全国和欧洲地区Sao Mai奖决赛之夜中进入前十名……这些都让她至今仍感慨万千。

舞台上的光环依然闪耀,直至如今,在艺术道路上走过近十年的歌手宋涛表示,她始终默默地感谢Vi, Dam民歌,让她的歌声插上翅膀,飞向远方,只有在演绎家乡深情的歌曲时,她才能做回自己。目前,她在胡志明市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城区,Vi, Dam民歌依然拥有属于自己的闪耀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欣赏。“这证明Vi, Dam民歌的生命力已经蔓延到很远的地方。在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从未对Vi, Dam民歌失去信心。”——歌手宋涛分享道。

福映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沉重的民歌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