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心诗句
(Baonghean) - 手工艺人黎文剑(生于1932年)的家乡,德山(Anh Son)13村位于林江左岸,对岸是一片冲积平原,一年四季都长满绿油油的玉米和花生。河水流经村庄,形成一道柔和的曲线,赋予了它一种诗意而迷人的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每月有几次,他位于山坡上的小屋里总是回荡着歌声和乐器声。这些日子里,13村乐团的成员们会来这里练习,村里的人们也会兴致勃勃地来看……
黎文剑幼年家境贫寒,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热爱唱歌演奏。他经常跟随擅长唱Xam、Vi、Gianm和Cheo的人学习。渐渐地,他学会了辨别旋律,掌握了演奏和声音调整的原则。长大后,黎文剑依然热爱唱歌演奏,村里的各种娱乐活动他都参与其中。有一次,义安艺术团来德山乡为群众演出,黎文剑参加了两次演出,引起了团长的注意。团里邀请他参军,但当时他已婚,妻子刚生完孩子,不愿丈夫远走高飞,他只好暂时搁置了参军计划……
![]() |
艺术家黎文剑(Le Van Kiem)。 |
虽然没有加入专业的艺术团体,但艺人黎文剑的血管里依然流淌着艺术家的血液。丰收过后,他收拾行囊,带着几件普通的乐器和几件旧衣服出发了。他四处游历,唱歌、演奏,向天下才子学习,从都良、安城、演州到南丹、清章,他走遍了每一个村庄,走到哪里就休息,走到哪里就弹奏、唱歌。听到清脆的琴声,听到低沉的歌声,人们纷纷前来欣赏,给他钱,有的请他到家里吃饭、休息,等到傍晚再和全村人一起弹奏、唱歌。第二天,他又出发去其他村庄,满足自己的热情,结识更多的朋友。
年迈体弱的黎文剑,双腿已无法像以前那样有力地行走,但他依然忠于他的歌声和吉他。无论快乐还是悲伤,吉他都成为他的陪伴,一个倾诉情感、分享心声、共情共鸣的平台。年事已高,黎文剑先生仍然积极参与当地的艺术活动,定期参加演出和“森村歌唱节”。他为乡镇赢得了许多艺术奖项,尤其是在义静维和吉安民歌节上,并获得了3个省级奖项,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古老的旋律和歌曲至今仍被黎文剑保留,成为义河民歌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每当有客人来乡镇工作时,都会有当被要求欣赏民歌时,第一个被邀请表演的人正是 Kiem 先生。
今年,手艺人黎文剑已年满83岁。他不仅热爱唱歌和演奏乐器,还会制作单弦琴、笛子和二弦琴等乐器。他深知,如果不及时将家乡的传统音乐价值观传承给下一代,这些价值观最终将会消亡。因此,他成立了村里的古乐团,旨在传承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乐团的7名成员都是音乐爱好者,肩负着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
黎文剑先生因其在传承和传承传统音乐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于2013年被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今年,又传来一个好消息:他即将被授予功勋艺术家称号。对于一位对民歌和传统音乐充满热情、奉献和热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殊荣。
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