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多层住宅模型是否应该作为旅游景点保留下来?
(Baonghean)光中公寓大楼不仅是荣市几代居民的居住地,也是艰难时期和越南与德国良好关系的见证。
然而,多年来,由于严重的老化,政府决定搬迁这栋公寓楼,为新的高层建筑项目腾出空间。该项目于2013年启动,迄今为止,公寓楼的部分楼栋已被拆除,用于建造新的高层建筑。
市区大面积拆除老旧房屋、兴建高层建筑,让人很少注意到光忠居住区不仅仅是一个建设项目,更是补贴时期居住组织模式的文化遗产项目,是荣市历史的一部分。
![]() |
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建设部长杜梅在光中住宅区奠基仪式上奠基(1974年5月1日)。图片:互联网 |
众所周知,1974年至1975年,在摆脱两场激烈战争的经济困难时期,北部省份高楼大厦的出现无异于童话故事中的城堡。光忠集体住宅区应运而生,成为国家补贴时期荣市居住空间的典型代表。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越南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友谊精神的象征。最重要的是,这个住宅区与过去几十年来在此居住的许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大多是公务员和官员,不仅身居高位,而且成就斐然,才得以居住在这些集体建筑中。
不可否认,在这些公寓楼里拥有一套房子曾是许多人的梦想。它如此诱人,以至于许多家庭,即使在市中心拥有大片稳定的土地和房屋,也卖掉所有房产,搬进了公寓楼。而对于在这里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来说,这些公寓楼对他们来说,与传统的农村村庄并无二致。正是他们,在补贴时期,对城市集体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排队取水、互相等待上厕所,或者用栅栏围住阳台养鸡、堵住卫生间养猪……
但在那集体生活中,社群精神、同甘共苦的氛围却无比紧密。这是一种充满艰辛、充满喜怒哀乐的生活。如今,虽然那排排房屋已经破败不堪,必须拆除重建,但对一些人来说,他们仍会情不自禁地怀念和追忆曾经住在这些房屋里的时光,怀念那段为了理想、为了国家而孜孜不倦奋斗的时光。
时光荏苒,昔日憧憬和梦想的高楼大厦如今已破败不堪。墙面泛黄剥落,栏杆锈迹斑斑,砂浆也难以黏合。曾经理想的小房间如今变得过于狭窄,不再适合现在的家庭居住。由于建筑的狭窄和破败,这些集体住宅区居民的生活也因各种原因变得缺乏保障。同时,由于建筑彼此相连,翻修和维修也变得异常困难,有些家庭因为彼此关联而无法自行决定是否进行翻修。
因此,拆除破损的公寓楼,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一项必要的任务。拆除不安全的房屋,用新的、更美观、更大、更安全的建筑取而代之,是一种进步,是一种积极的城市变革。
![]() |
光中住宅区建设中(1974年)。照片档案 |
然而,任何进步都需要以旧有为基础,因为那是过去,那是历史。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是否有必要抹去一切,然后把荣市视为从未出现过补贴时期标志性建筑的城中之城?正如义安省建筑师协会主席梁伯光先生所评价的那样:“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建筑,与如今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寓楼截然不同。”
客观来看,光忠住宅区是一处文化遗产,那么该如何保护它呢?保留住宅区本身当然不是最佳方案。然而,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保护这项遗产。
首先,要保留好这栋公寓大楼的建设和使用的相关文件,从蓝图、合同或者居住户的证明,到过去修缮、翻修的相关文件,以及房屋清理、拆除过程的相关文件。
![]() |
光中公寓大楼一角。照片:文件 |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栋公寓楼,我们有必要按照一定的规模重新规划其整体,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将其重新安置到荣市。此外,如果能保留其中的一部分,比如一栋建筑,或者其中一部分,作为补贴时期许多家庭居住的历史空间,那就太好了。
不仅保留了房屋的框架,也尽可能地保留了房间的布局和内部装饰。收集了曾经居住于此的不同家庭的物品,使集体空间保持原貌。就像一个补贴时期的小型博物馆,里面收藏着许多工具、米书、购物券等典型文物,以及许多人至今仍保留的生活用具。
也许将来,这个空间会吸引很多游客,他们想了解更多有关荣市补贴期的信息。
施浩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