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间游戏之美
(Baonghean.vn)- 抛包、摔金刚和斗鸡等民间游戏既是节日娱乐,也是越南人民的文化特色,蕴含着许多古老的精神价值。这些游戏至今仍在义安省许多地方每年举行。
投掷磅数
乍一看,扔球似乎只是一场简单的投球接球游戏,形式是两队之间的比赛。然而,这项游戏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互相喜欢的男生和女生会把自己的球扔向对方。如果喜欢对方,就一定会接住;如果不喜欢,就把球交给别人接住,或者任其自然地掉下去。
因此,这个游戏是乂安省苗族男女选择的游戏方式,从而找到灵魂伴侣并开始爱情。
包果是由蒙族妇女用亚麻布缝制成,大小如橙子,内馅为亚麻籽。在蒙族人的观念中,亚麻籽象征着生育和发展。如今,为了给包果增添色彩,蒙族人还会使用泰国锦缎或丝绸来增添包果的柔软质感……
男生只要看一眼球,就能知道对方的性格,是聪明、勤奋,还是懒惰、粗心……
抛炮游戏通常在较为平坦的场地进行,参赛者分为男女两队,两队之间距离约5-7米。这项游戏要求抛炮者和接炮者均不让炮落地,得分以抛炮次数、接炮次数计算,如果输了,通常要唱歌、表演或做一些预先设定好的动作。
抛包,本身就独具特色,是蒙族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组织的一项游戏。对他们来说,抛包不仅是一项体力活动,锻炼他们的手部灵活、眼神敏锐、反应敏捷、判断准确,更是一项文化活动。在抛包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互相掷包、说话、对唱,或者交流思想感情。
摔角
据史料记载,陀螺摔跤这项运动大约出现于15世纪,起源于当时的明朝,当时的军队挑选身强体壮、身手敏捷的青年男子加入潘达将军的军队,抵抗入侵的明军。参加招募的青年男子被分成几队,争夺一个陀螺,如果能把陀螺插入对方的洞中,就算获胜。
铜是用香蕉根做的,最好是籽大的香蕉根,挖出来取根,去皮切成直径30厘米的圆形,重5—7公斤,再用开水煮熟,取出在太阳下晒干,颜色深黑,很有弹性,把玩不裂。
比赛场地为河岸边的冲积地,长约50米,宽约25-30米。比赛陀螺有三种形式:高尔夫球陀螺、推陀螺和水陀螺。三种比赛方式的得分和布置相同,每方场地两端各放置一个高1.5米、直径50厘米的竹编篮筐,或一个50厘米宽的深坑。获胜并将陀螺投入对方篮筐(或洞)的一方获得一分。
陀螺将在场地中央(长50米,宽25米)交接,参赛队伍需要运用力量、技巧和团结一致,将陀螺放入对方的洞中。相反,对方队员则需要激烈对抗,阻止对方将陀螺放入己方洞中。队员只能争夺陀螺,而不能拥抱或摔跤……因此,每场陀螺比赛都是一场智慧的较量、力量的较量,也是两队技巧和团结的体现。
斗鸡
斗鸡(北方叫斗鸡)或斗鸡(南方叫斗鸡)是越南几个世纪以来的民间娱乐活动。斗鸡不仅出现在节日庆典中,也是许多越南城乡民众的日常娱乐活动。
据说斗鸡在李朝时期传入越南,成为皇室贵族的娱乐活动。后来,斗鸡逐渐在民间流传,到了陈朝时期,发展得异常兴盛,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
想要拥有一只好的斗鸡,玩家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经验,从选种、饲养、观鸡、饲养、训练等等,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经验。俗话说“鸡说了算,狗说了算”,意思是说,斗鸡首先要有品种,然后才是训练的结果。根据民间经验,父如鸡,子如鸡,要找到一个好的品种,也就是鸡群里只有1到2只的“斗鸡”。然而,有些地区会根据母鸡来选择鸡,因为人们相信“狗如父,鸡如母”。
自古以来,民间流传着挑选斗鸡的“诀窍”:“孔雀头,杯身,蜗牛眼,铅腿,翅壮,颈短,不逊色于人”。据斗鸡家说,他们从不喜欢头大、颈细软、喙粗的斗鸡。斗鸡必须有高冠,冠向左,颜色鲜红,因为这种斗鸡敏捷、好斗,力气也很大。斗鸡的距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无异于将军出征的利器。斗鸡的距是“尖的斗鸡好,平的斗鸡差”。“日月距”是指头上有黑白斑点的距,只有“神鸡”才有,只有运气好的人才能找到。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斗鸡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培养尚武精神的方式,尚武精神是维系社区精神的粘合剂,在古代村落节日中早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