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新特点
(Baonghean)-落后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弊病是山区乡镇和偏远地区依然贫困落后、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重视文化建设、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是重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文化体育旅游部举办的“保护工作现状、经验与新特点”研讨会的主题。
乂安省6个少数民族各有其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中,既有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也有神秘、落后、迷信的色彩需要摒弃。为此,多年来,保护和弘扬乂安省传统文化、破除落后习俗和社会弊病的工作一直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并被视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尤其,该省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培训和培养、文化家庭和文化村建设等问题,并视其为实施各项计划的核心和基础。
具体来说,除了提高区、乡两级文化宣传干部的文化水平外,该省还为少数民族子女在省文化学院学习创造条件……这支队伍是宣传省和行业政策的重要核心,将文化运动深入到户户、人人。文化家庭和文化村的建设也有许多具体的标准,并出台了许多政策、方案和项目,支持山区公社建设文化机构,并制定图书馆、医疗保健、教育等方面的标准……
|
231,597个山区乡中,有142,901个家庭被认定为文化达标家庭,216个山区乡中,有7个被认定为文化达标乡,这表明山区家庭生活逐渐稳定,精神生活健康,没有落后习俗,没有做坏事。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积极的宣传,一些落后习俗,例如,蒙族葬礼不超过24小时、死者必须放入封闭的木棺材、泰国族不相信巫医治病、科穆族父母去世后不拆大房建小房、不让新生儿清晨在溪水中沐浴等,已被彻底废除。
除了实施政策和开展文化运动外,许多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修复项目也在部署中。在历史遗迹保护修复方面,近年来,本省配合文化部门保护了魏文康先生纪念馆(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所在地)、朗瓦遗址越南古村落、清建寺、库阿饶寺、布牙陶寺,保护了会寿(奇山)的科姆传统文化村、万蒙(祥阳)的乌都传统文化村、山河(奇山)的蒙族文化村、保护泰族传统吊脚楼村魏村(归合)等。在语言文字方面,本着“各民族学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方针,开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如泰文(莱归州文、莱宝文)等。
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工作成效
|
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弘扬传统价值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重点是收集、保存、研究、介绍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服饰、乐器、农具、生产工具、织锦制品等;防止民间流传的少数民族珍贵文物古迹流失和毁坏;组织收集、研究、介绍和保护各类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加强文化艺术向基层传递,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内容和节目;加强和全面发展基层信息系统;促进民族地区之间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交流……这些问题,除了资金投入,更需要从事文化工作、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们用心和眼光去完成。
我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