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篇关于胡伯伯党的文章
胡志明主席指出,我们的革命事业是一场长期、艰苦、充满挑战和牺牲的斗争。
胡志明主席对自己立下这样的誓言:“我的一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祖国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我躲进深山,进出监狱,冒着危险,都是为了这个目标。”(1)因此,他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位道德楷模,成为当今生活中革命道德的光辉典范。
1963年农历新年之际,胡志明主席视察河内警察厅。 |
身为国家主席,他依然保持着与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方式。在越北的山林里,他的住所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墙是竹子。回到河内后,他住在一栋建于20世纪初的电工小房子里。
他住在总统区吊脚楼的时候,那只是个只有几间屋子、生活用品很普通、很必要的地方。他每天的饭菜,就是三五道家乡菜,比如酱茄子、酸汤、姜丝焖鱼……他的衣着也很简单:靛蓝色的衬衣,战区士兵的衬衣,红木色的衬衣,橡胶凉鞋,木屐,住在吊脚楼里,养鱼,种树。
如此简单却又如此伟大:“胡志明是越南人民最优秀品质和全人类价值观的体现:智慧与谦逊、才华与朴实。”(2)
胡志明道德是通过有效行动体现出来的道德。同时,他也重视通过自我批评、批评、引导、教导、纠正、宣传等方式进行教育。胡志明主席撰写了许多关于党员干部道德品质的著作和文章,例如:《革命道路》(1927年);《改变工作方式》(1947年);《勤俭廉洁》(1949年);《公民道德》、《革命干部》(1955年);《革命道德》(1958年);《遗嘱》(1969年)。
特别是在建党39周年之际,1969年1月26日,胡志明主席向中央宣传部提出建议,要求撰写一篇关于革命道德的文章,并于1969年2月3日在《人民报》上发表。宣传部将文章发给胡志明主席后,胡志明主席认真修改了内容,定名为《扫除个人主义,提高革命道德》,然后命令打印稿,发给政治局全体同志审阅,提出意见后,才在《人民报》上发表。
政治局里的同志们各抒己见,纷纷向他汇报。胡志明主席审阅后,认定长征同志提的意见为原文,认为其中最有实际意义。1969年1月30日,他与宣传部长苏友同志会面。苏友同志建议道:“尊敬的叔叔,我们党的干部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只是有少数人变质了。您的标题太夸张了!请允许我先把‘提高革命道德’这一条写出来,再把‘扫除个人主义’这一条写出来。”
胡志明主席转头问书记。武奇同志也同意这个意见。他接着分析道:“您说的有道理,但也不无道理。我想问一下:您家攒钱买了一套新的桌椅床柜,在摆进房间之前,是先把旧家具搬出去打扫干净,还是先把旧家具弄脏、弄脏,再摆进新的桌椅床柜呢?”
当他继续说道:“因为你们是多数,我同意让步,把标题改为:‘发扬革命道德,灭掉个人主义’”时,两位同志仍旧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回答。但文章的原意必须保留:“灭掉个人主义,发扬革命道德”(3)。
署名TL的第5409号文章坦率地批评了党员道德水平低下的问题,指出了个人主义的错误后果和难以预料的后果:他们凡事先想到自己,不为别人着想,只想别人为自己着想。由于个人主义,他们怕吃苦耐劳,贪污腐化、颓废浪费、奢靡之风盛行。他们贪图名利,好权势,骄横跋扈,轻视集体,蔑视群众,独断专行,独裁专制。他们远离群众,远离实际,深受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熏陶。他们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愿学习进步。由于个人主义,他们失去团结,缺乏责任感,不服从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损害革命和人民的利益。
1959年1月,胡志明主席在越共中央扩大会议上 |
同时,文章还呼吁:“每个党员和干部都要把革命的利益、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坚决破除个人主义,加强革命道德建设,增强集体意识、团结精神、组织性、纪律性。要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真正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努力学习、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做好各项工作。”(4)
革命伦理是集体主义伦理,因为集体归集体,坚决杜绝个人主义。我党是执政党,在当前形势下,保党整党问题已变得极为紧迫,这是越南社会主义政权生存的条件。
越共十二届四中全会颁布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整顿,防止和遏制党内政治思想、道德、作风腐败和“自我演变”、“自我转化”现象的第04-NQ/TW号决议。自此以来,党内反对消极、腐败、浪费、官僚主义和蜕化变质现象的斗争愈演愈烈,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热情高涨,积极向上,拥护和跟随党,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对党的信任。
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名党员的责任更加重大。每个人都需要从工作实践中汲取教训,通过具体的行动不断修炼党员的道德:
- 正确的思想认识:“党不是官员发财致富的组织。党的使命是解放民族、富强祖国、幸福人民。”(5)因此,你既然自愿入党,就必须切实履行好党员对人民、对祖国、对党的职责和责任;
——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主义,抵制一切集团利益、家庭利益、地方利益、关系利益现象;
- 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勤劳、节俭、廉洁、公正;
——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加强和建设党。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必须严格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功过、功过、功过。党员要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基层党支部,率先垂范。
-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每个党员必须时刻牢记胡志明主席的教诲,并在生活中践行:“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日常斗争和坚持不懈的训练中不断培养和巩固的。玉越琢磨越亮,金子越琢磨越纯。”(6)
笔记:
1,4,5,6-《胡志明全集》-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
2-《国际友人记忆中的胡志明》——国家政治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3-“胡伯伯的秘书讲故事” - 国家政治出版社(2008 年),第 106-10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