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必须自救
在收购大型超市后,上周,Big C要求提高折扣率,给国内供应商制造困难。
![]() |
插图。图片来源:网络 |
这些发展表明,泰国产品替代国产产品的战略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从Big C的真实故事中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凭借资金优势、良好的管理能力、丰富的经验以及在市场上拥有突出品牌优势,参与到零售市场中,将迫使国内企业纠正自身固有的弱点,即创新缓慢、碎片化、规模偏小;必须“成长”起来,积极提升实力,树立形象,形成一批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并向国内企业链中的小单元扩散。
韩国市场的经验教训对越南零售企业颇有裨益。沃尔玛在零售领域的实力举世闻名。然而,进入韩国市场8年后,沃尔玛仅占据了4%的市场份额。即便如此,沃尔玛还是联合家乐福集团,将其所有设施转让给韩国本土零售集团,退出了韩国市场。了解消费者偏好、聚焦和发掘内部优势、利用竞争对手的弱点、利用市场开放法规方面的优势……这些都被韩国零售集团有效利用,重新夺回了市场。
上述例子表明,国内零售企业不应恐慌,而应在为时已晚之前找到自救的解决方案。通过超市和购物中心的分销系统仍然占比很小,越南的零售市场仍然很大,尤其是人口大多数集中的农村市场。此外,越南也拥有必要的监管工具,需要有效利用。例如,经济需求测试(ENT)条例列出了许多规定。本质上,它是零售业的一种“技术壁垒”,各国为了换取越南全面开放其零售市场而不得不接受这种壁垒。ENT 旨在作为一种工具,允许越南控制外国零售商在越南的零售店数量,并根据特定情况下的经济需求限制其数量。然而,这一工具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越南并非世界上第一个见证外国零售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问题在于,越南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哪些经验,以提升零售业的竞争力,以及如何利用允许的工具来控制外国零售商的实际运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维护越南商品分销渠道的合法权益。
根据经济学和城市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