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巨型蛤蜊
在参观庆和省多北-金兰港期间,平定省座头鲸(远洋金枪鱼)渔船船主阮比先生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在公海遭遇和捕获鲨鱼的惊险故事。东海属于越南领海,拥有许多珍贵的物产,包括大虾、鱼类、蜗牛、鱿鱼……但最凶猛的是神秘的巨蚌,有些重达100多公斤,里面的珍珠像鸡蛋一样大,珠宝商愿意出数十亿美元来购买。
游客在芽庄海洋研究所观赏巨型蛤蚌
惊叹于巨型蜗牛
五年前,拜先生和他的渔民同伴们在长沙群岛捕捞座头鲸。当他们将船停泊在群岛南部时,他们收到了信号,称一场十级风暴正在形成,而且风暴正在增强,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听到风暴的消息后,我们非常害怕,赶紧找地方躲起来。当时,我们停下来躲避的最近的地点是大叻岛,这是东海中一个属于越南主权的沉没岛屿,”拜先生说。
在大叻岛的三天里,拜先生和七位海员朋友受到了值班守岛的海军官兵的热情帮助,并听取了许多关于这座偏远岛屿上“野生动物”的有趣故事。长沙岛的官兵说,大叻是“巨型蜗牛的王国”,有些蜗牛重达几十公斤,甚至几百公斤。他们的一些战友在巡逻时不小心掉进了巨型蜗牛陷阱,腿被卡住了。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撒谎,岛上官兵送给他几个巨型蜗牛壳作为纪念品。
前往大叻岛的专船……
...以及岛屿周围的蛤壳
“当岛上的士兵送给我一个重约20公斤的蜗牛壳时,我非常惊讶。后来,我联系了专门在东海潜水捕捞海参和珍珠贝的兄弟们,才得知在越南主权领海内,有很多巨型蜗牛,也被称为“海蚌”,在书籍中被称为“象耳蚌”。有一种海蚌,打开后会发现一颗像鸡蛋一样大的珍珠。据说这种大小的珍珠可以卖到几十亿越南盾。” 贝先生说道。
巨型砗磲的故事让我们兴奋不已。由于无法翻越海浪到达长沙群岛,我们不得不通过专门的文献资料“寻找”这种砗磲,才发现它与黄唇珍珠贝、黑唇珍珠贝、海蛤或巨型象耳砗磲一样,都被列入了越南红皮书。越南红皮书记载,在长沙群岛辛尊岛采集的巨型象耳砗磲标本长0.95米,宽0.51米。世界上还存在一个长1.35米、重近300公斤的标本。
越南红皮书上关于大砗磲形状和重量的惊人数字让我们感到无比好奇。幸运的是,在金兰湾多北港与By先生会面后约半个月,我们与海军第四区146旅的长沙22号舰艇船员一起前往长沙岛。此次航行中,长沙22号舰艇不仅访问了大叻岛,还访问了其他水下岛屿。
海洋宝藏
大叻位于越南东北部,距离长沙环岛14海里,距离国际航线7海里,是一座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水下岛屿。海军士兵基地位于一片广阔的珊瑚礁中央。为了接近岛屿,长沙22号的船长必须破浪前行,才能到达岛屿边缘。岛屿边缘是一片可以涉水的珊瑚礁,但走几步就是数千米的深海。大叻的海鲜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所有珍稀的海洋产品,包括海蛤蜊。
船抵达岛屿指挥中心后,中尉阮友古(23岁,南定人,曾在大叻岛工作过一年)讲述了“巨型海蚌”的故事。2011年4月,他第一次遇到的海蚌,周长有饭盘那么大,重约50公斤。“因为拿不回来,我就用刀划开它的嘴巴取肉。它那么大,但肉只有一公斤多一点。之后,我和队友每次出海捕鱼,只要离岛超过1海里(相当于1.8公里)的地方,都能遇到很多海蚌,每个都很大。”他说。
离开大叻岛,抵达川仔岛群(包括川仔A岛、川仔B岛、川仔C岛),海军战士们还带我们亲眼目睹了砗磲的奇特景象,并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砗磲的故事。川仔A岛政委赵进辉上尉说,砗磲,又称象耳砗磲,其实并不含有珍珠,它们只是静静地躺在一个地方,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长大:“巡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巨型蛤蚌,有的像托盘那么大,甚至更大。
在深海中,当蛤蚌张开嘴时,看上去就像一朵奇异美丽的五色花。
越南红皮书指出,大砗磲并不像黄唇珍珠砗磲和黑唇珍珠砗磲那样产珠,而是因为分布范围狭窄,尤其是体型巨大,才使得它们如此珍贵。
巨蚌外表由薄薄的翅片构成,宛如万千海浪不断拍打着海岸。其内部洁白无瑕,核心则呈现出迷人的珍珠色泽。它堪称大自然的杰作。长沙岛的士兵们深知它们是当地特有的珍宝,因此严格保护它们。
“砗磲有个奇特的特征,跟鲸鱼的类似,会喷水。有时,在巡逻时,我们突然看到它们张开嘴,喷射出一股强劲的水柱,水柱高高地喷涌而出。然后,它们又慢慢张开嘴,仿佛在过滤水中的水生生物。那时,它们看起来就像一朵美丽的五色花。” 驻扎在Thuyen Chai B岛的一名海军士兵说道。
越南红皮书记录显示,在越南,仅在长沙群岛发现了巨型砗磲或巨型砗磲,在新圣岛采集了两个样本。这是一种稀有的砗磲物种,分布范围狭窄,受威胁等级为R级(包括单型属,其长期生存脆弱)。原因在于,该物种不仅受到越南爱好者的关注,也受到世界各地爱好者的青睐,他们愿意付出高昂的价格来拥有其巨大的贝壳来装饰自己的家园。
根据CAT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