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喜悦”之地,祝您拥有快乐的一天!

怀秋 December 27, 2018 17:18

(Baonghean.vn)——Cam Muon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快乐的黄金”。如今的Cam Muon(Que Phong)已不再是昔日因“黄金匪徒”横行而人心惶惶的喧嚣之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祥和,当地泰族人民正努力克服饥饿和贫困,逐步走向繁荣。

只要你努力耕耘,土地就不会辜负你。

过去,提起锦慕(桂峰),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非法采金的恐怖景象。2000年代,锦慕曾一度荒芜,土地被肆意挖掘,治安一片混乱。但如今,来到锦慕,许多人都会被这片土地的改变和宁静所震撼。初冬时节,在锦慕这片“黄金之地”,广江沿岸泰族典型的吊脚楼静静地排列在一起。河岸边,潺潺流水旁,水车缓缓转动。妇女和母亲们一手拿着渔网,一手提着篮子,忙着捕捞鱼虾;人们则趁机洗衣服。维清良先生宽敞的吊脚楼离河岸不远,竹墙上挂满了渔网,门前还挂着一个小鼓。他说:“每当需要召集村民开会,特别是讨论经济发展的会议时,鼓声对村民来说早已耳熟能详。” 维清良先生一直鼓励和支持村民在家乡发展经济。他和妻子儿女也在自家4公顷的相思树农场辛勤劳作,同时还饲养水牛、奶牛、山羊、猪,并养鱼。“这既是为了补贴家用,也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和分享,帮助蒙2村的村民掌握他们从事的各种技能,”党组书记说道。

这位头发花白、身材高挑、笑容温和的男子,在当地工作已有20年。自1998年起,他担任锦慕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退休后又担任蒙二村党支部书记十余年。蒙二村与村支部书记维清良一家共同经营着十户农户,他们以务农、畜牧、养禽、捕鱼为生。蒙二村共有105户人家,500余人,地处广江沿岸,地形复杂。村民生活依然艰辛,尤其交通不便。十一月底,流经村庄的江边,稻田只剩下茬茬,一群刚刚在旱季被放牧到河里的水牛,悠闲地走到河岸边吃草。畜牧业是蒙2村乃至锦慕乡的主要经济支柱。几年前,只有少数几户人家从事畜牧业,但看到一些家庭通过畜牧业获得了不错的收入,再加上党支部和政府的鼓励,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效仿。自此,村民的生活不再那么贫困艰辛,许多家庭也逐渐富裕起来,例如郎文全先生、卢文山先生、维文丹先生……

我们沿着蒙村的主路逆行,拜访了蒙村二村青年团书记郎文坤的综合农场。郎文坤勤劳能干,足智多谋,敢于在自己出生长大的土地上投资商业和经济发展,正逐步成为这片土地上的青年领袖。他身材中等,体格健壮,笑容温和,谦逊地分享了自己的未来计划,希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农场。郎文坤的农场鼎盛时期饲养了500多只桂峰鸭、20多头猪和10只山羊。目前,郎文坤正尝试同时养殖肉鸭和出售鸭种。他着眼于短期效益,着眼于长期发展,已经购置了犁、碾米机、孵蛋保鲜机和发电机。朗文坤也十分赞同投资太阳能发电系统,以满足家庭和农场的用电需求。“太阳能发电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也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生产方式。”朗文坤说道。

锦慕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卢清平表示,锦慕乡涌现出越来越多像维清良先生和郎文坤青年这样勤劳肯干的人,为锦慕乡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畜牧业仍然是锦慕乡的重要经济支柱,目前全乡牲畜和家禽存栏量已接近3.6万头。经济发展模式行之有效,为全乡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并减少了贫困。卢清平先生强调,在这些模式的推动下,锦慕乡人民的观念逐渐转变,不再依赖自然资源,靠淘金致富的梦想也几乎不复存在。锦慕乡人民积极保护和开发森林,目前拥有超过730公顷的森林,种植了多种优质林木品种,如拉特树、相思树、黄檀树等。

保护文化认同

来到锦慕村,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一群勤劳的母亲和祖母,她们在门廊上摆放着纺车和织布机,一丝不苟地摆弄着每一根针线。村妇女协会主席梁氏花女士说,这是锦慕村妇女们熟悉的景象。种植桑树、养蚕是世代相传的传统。如今,这项传统不仅得以保存,而且代代相传。小学生女孩们从小就学习针线活,熟悉桑田、蚕和织布机,制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锦缎衬衫和围巾。

抵达博村,一个有88户人家、465人的村庄,我们遇到一位名叫卢氏龙的老妇人,她已年过八旬,正坐在家门前纺丝。她的头发像丝绸般洁白,笑容灿烂,露出一口黑亮的牙齿。她说:“我小时候下地干活,会种桑树、养蚕、织布。我已经记不清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目前,锦慕乡拥有一个于2015年获得认可的锦缎编织村。该工艺村由各村的编织小组组成。目前,有30多户人家参与从种植桑树、养蚕到编织的各个环节。每三个月,编织小组组长会收集妇女们的成品,集中起来供大家消费。在小组会议上,妇女们也会交流经验,更新设计,主要产品包括披肩、腰带、裙子和锦缎毯。除了满足当地妇女的消费需求外,锦慕工艺村的锦缎产品还出口到泰国和老挝,并获得高价值订单。蒙村2号村的郎氏德女士表示,妇女们如果利用空闲时间编织锦缎,每月可以赚取200多万越南盾。专业的编织者每月甚至可以赚取300多万越南盾。 “我太高兴了,我们妇女现在不仅可以留在田里,还可以通过我们的传统职业为家庭赚取额外的收入。”蒙2村织布小组的郎氏泉女士分享道。

甘蒙村的泰国妇女不仅勤于织锦,还积极参与保护本民族的民歌和舞蹈。2018年,甘蒙村在班蒙村成立了“摇篮曲与春歌”俱乐部,共有32名成员。妇女们热情地共同练习,以保护和弘扬当地民族的文化认同。此外,该俱乐部的活动也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有效渠道之一,提高了妇女成员和村民的意识……

许多顾客身着泰国传统围巾和精致刺绣长裙,对用天然丝绸织成的独特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蒙2村织造小组组长薇氏丹女士表示,如今蒙2村的妇女以及整个甘蒙村的妇女都找到了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经济、构建家庭幸福的途径。与2000年代相比,如今的生活已恢复平静。当年,淘金热潮席卷而来,不仅男人,连妇女儿童也被卷入其中,用和平幸福换取了财富。如今,各级地方政府已彻底铲除了“淘金匪徒”。薇氏丹女士欣喜地说道:“甘蒙如今真正成为了‘幸福黄金之地’,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在“金色喜悦”之地,祝您拥有快乐的一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