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聊聊杏花药
传统医学认为,杏花常用于治疗高烧、口渴、胸闷、咳嗽、咽喉痛、烧伤、肺结核、食欲不振、头晕等疾病。
![]() |
说到春天的花朵,就不得不提杏花。春节到来,春天来了,即使天气寒冷,杏花依然洁白如雪。在高原地区,杏花生长在森林里,杏花盛开时,片片白花与山林的翠绿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诗意的画面。诗人喜爱杏花,医生也同样喜爱这种花。
这里说的杏花是白杏花(bach mai hoa),在我国是杏树的花,学名是Prunus armeniaca L.,又名lap mai、bach mai、lap moc、huong mai、hoang lap、tuyet ly hoa……需要与常作为观赏植物种植的黄杏树(Ochna integerrima Lour)区别开来。杏树和桃、李子一样,原产于中国和日本。杏树体型较小,高约4-5米,花单生于落叶腋,花梗短,白色,有香味,花萼轮状,有5个小齿,花冠有5片薄花瓣,雄蕊多数,排成2圈,子房上位,1细胞。
杏花在化学成分上,含有桉油素、冰片、芳樟醇、苯甲醇、金合欢醇、松油醇、吲哚等多种精油,以及角蛋白、菊花碱、胡萝卜素等物质。现代研究表明,杏花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杆菌、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的作用。
传统医学认为,杏花性味甘微苦、温,无毒,具有清热开胃、祛郁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高热口渴、胸闷咳嗽、咽喉痛、烫伤、肺结核、食欲不振、头晕目眩等疾病。《本草纲目》、《百草记》、《本草纲目》、《药草纲目》、《药草图鉴》等古代医书均有记载大量杏花的药方,且见解颇深。具体举例如下:
- 中毒引起精神错乱、头痛、头晕:(1)杏花9g煎水喝或杏花与海豆花、鲜荷叶各适量,煎水喝。(2)杏花15g、白菊花15g、玫瑰花15g泡茶喝。
- 高血压、心绞痛:杏花3克,决明子10克,用沸水冲泡于密封容器中,15分钟后即可服用,白天代茶饮用。
- 麦疽、胃痛、肝炎及轻度肝硬化:5克麦花与100克米一起煮粥,加白糖,每日分次服用。麦疽是指喉咙有异物堵塞,咳不出来,吞咽困难,但不影响饮食的症状。对于这种病症,人们也使用12克麦花、3克桂花、20克茶叶,将三者充分混合,分3次冲泡代茶饮用。
胃胀,胀气:杏花10克,木香10克,香附15克,煎汤饮。
治感冒胃痛: 梅花、朱砂各等量,晒干研末,每次3~6克,用淡酒送服。
- 呃逆:杏花5克,红耳(画眉)5个,鲜姜3片,粳米100克。将鲜姜与画眉煮沸,去渣,加粳米煮成粥。煮熟后,加杏花,再煮数次,每日分次服用。
- 呕吐:杏花5克,鲜姜汁5毫升。将杏花放入密封容器中,用沸水浸泡约20分钟,过滤后加入鲜姜汁饮用。每日2剂。
- 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1)杏花6g,玄参9g,蓝靛9g,煎汤服用。(2)杏花15g,金银花15g,石膏15g,玄参9g,煎汤服用。(3)将杏花9g用沸水冲泡,密封保存,白天代茶饮用。
慢性咽喉炎:(1)杏花6克,栀子花5克,茶叶20克。三药合用,分2剂,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2)杏花、蕙兰花适量,加粳米60克煮粥,每日分数剂服用,每日1剂。
- 久咳不愈:(1)杏花9克,泡茶服用,白天服用。(2)杏花10克,贝母10克,粳米60克,共煮成粥,加蜂蜜少许,白天分几次服用。
中暑失水严重,口渴胸闷:杏花10克,人参叶10克,甘草10克,麦冬15克,藿香6克,煎汤饮。
中暑纳呆:杏花10克,荷叶50克,开水冲泡,白天当茶喝。
胸闷气短:杏花10克,赤芍10克,桂枝15克,煎服,日间服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杏花9克,石楠9克,大黄9克,大黄花9克,泡酒200毫升,每次饮用30-50毫升。
急性结膜炎: 杏花6克,菊花9克,水煎后加少许蜂蜜饮用。
脱臼损伤:杏花9克,柳叶9克,山火龙果9克,用白酒250毫升浸服,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 伤口出血:杏花10克,炒熟后研末,敷于伤口处。
- 嘴唇和口腔黏膜溃疡:将适量的新鲜杏花与白糖捣碎,挤出汁液,敷于患处。
淋巴结:杏花适量,鸡蛋1个。用尖刀在鸡蛋上戳一个小孔,将杏花塞入其中,蒸熟即可食用,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 溃疡性皮炎:用杏花6克浸泡在花生油或芝麻油中。2周后即可使用。每天两次涂抹于患处。
- 烧伤:用茶树油浸泡足量的杏花,然后涂抹在烧伤部位。
此外,在传统美食中,杏花也被古人用作食材,与猪肉、羊肉、海参、鸡蛋、鲤鱼、香菇等一起烹制营养丰富的菜肴……杏花不仅具有高深的审美价值,而且其清雅的美貌和纯正的香气,也是一味良药和独特的食物。
据Zing.vn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