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渔村9X人靠“老年人”专属工作致富
(Baonghean.vn)——来自越南演州省演玉县同禄村的年轻人武大禄(Vu Dai Loc)大学二年级辍学,回到家乡创业。他从帮人缝补渔网起家,大胆投资创办了一家织网作坊,名声远播,前来下单的渔民越来越多。
![]() |
同禄村(田州,田玉村)武大禄(最左)大学辍学,回乡创业。照片:阮琼。 |
Loc出生于1994年,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是家中的长子。Loc的家族有航海传统,目前拥有两艘小型拖网渔船。2012年,Loc高中毕业后,考入荣市大学法学院。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后,尽管对法律的热爱依然浓厚,但由于家境贫困,看到“一群”弟弟妹妹在读书,加上自己对法律的热爱,Loc最终决定辍学回到农村。
看到儿子辍学,武文辉(Loc的父亲)起初“震惊”,因为家里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长子身上,希望他毕业后能摆脱艰苦的航海生活。然而,辉先生并没有阻止儿子,相反,当儿子解释辍学回家乡创业的原因时,他表示支持。
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一些修补渔网的技术,因此很有信心。Loc说,六年级时,他跟父亲学了修补渔网的技术,到十一年级时,他就能像现在这样把渔网缝好。很多朋友都取笑他像个老头,因为这份工作在村里原本只适合老年人。
最初,Loc决定接受渔民修补破损的渔网。他向父母借了1亿越南盾购买工具和材料,然后挨家挨户地敲开村里所有船主的门,询问谁家的渔网破损了,他是否愿意帮忙修补。在Loc的手中,破损的渔网被修补得牢牢的,质量差的渔网也得到了修补,以便“更好地捕鱼”。于是,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向他求助。
![]() |
武大禄(Vu Dai Loc)的生产设施为10名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图片:阮琼(Nguyen Quynh) |
我很好奇“好渔网”是什么意思。Loc解释说,渔民们买新渔网时,会从很多地方和不同的织网商那里购买,所以有些人捕到的鱼很多,而有些人则捕不到。所以他们会把渔网拿给我调整。调整的时候,他们必须仔细检查,调整浮标,添加球,并织更多的网眼,这样出海捕鱼时才能有效捕鱼。如果一张渔网捕到了很多鱼,而且鱼逃不掉,那就算是一张“好渔网”。
经过一段时间的品牌打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力需求,Loc除了自己织网外,还从村里雇了10个人到作坊里工作。为了增加产值,除了修补渔网外,Loc还大胆花钱购买鱼线、绳索、浮标等,自己织新的渔网。
为了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Loc从南定省一路采购编织渔网的材料。购买渔网后,他需要将渔网一块一块地编织起来,然后用绳子、浮标、渔球和重物捆绑在一起,最终完成一张完整的渔网。平均而言,一张超过100米长的渔网需要4天才能织好,每月大约能织7-8张。根据渔网的种类,网眼大小会有所不同,但平均每张完整的渔网成本约为4800万至5000万越南盾。
![]() |
武大禄(最左)与乂安省青年联合会官员交谈。图片:阮琼 |
当被问及创业三年赚了多少钱时,Loc笑着说,他只算了成本,没算利润。因为赚到的钱,他都用来买材料、扩大生产了。那几年,买材料和设备的成本大概在10多亿越南盾,这还不算工人每天20到25万越南盾的工资。
Loc虽然正在创业,但他对当地也非常负责。最近,他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3000万越南盾,用于修建乡村道路和排球场。这确实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Loc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扩大工厂规模,除了制造之外,还进行其他船舶设备贸易。目前,Loc的净供应和维修市场主要集中在清化省的乡镇、县级地区以及一些船东。
“我努力将市场拓展到其他地区,并提供渔民需要的各种渔网和渔具,”Loc分享道。“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资金,尤其是自筹资金,以避免依赖银行贷款。希望未来我能获得更多优惠贷款。”
Loc不仅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老板,还是青年联盟的热心成员;也是2017年10月成立的演州区经济发展青年俱乐部的成员。
经济发展青年俱乐部是根据胡志明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演州县分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成立的,任期为2017年至2022年,旨在组织青年们相聚、交流,并帮助青年发展经济。由于成立时间尚短,目前仅有28名成员。未来,待其稳定下来后,将吸纳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