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严厉整治冒充医生欺骗民众的行为
在义安省一些地方,存在一些个人和组织冒充医生非法为患者检查、治疗、贩卖保健食品的情况。
整个贫困村子...都患有脂肪肝(?!)
近日,在义安省奇山、桂风等山区,一些乡镇、村庄出现了一群身穿白大褂的人……体格检查免费向民众发放。这群人经过健康检查和咨询后,向民众介绍了功能性食品并出售。
2025年6月10日,上述人员在奇山县帕丹乡胶陆村为民众检查、治疗并销售保健食品。他们销售的两种产品分别是“宝明丸”和“安平骨关节丸”,售价140万越南盾。打五折后,民众需花费70万越南盾才能购买这两种产品。仅在帕丹乡,这群人就销售了近200种产品。

义安省卫生厅收到举报后,已明确查明这批病例隶属于越美国际投资咨询股份公司(地址:河内市黄梅县盛烈坊嘉防街362巷4巷23号)。该公司的医疗检查和治疗活动未经卫生厅批准,违反了法律规定。
2025年6月11日,卫生部下发文件,要求奇山县人民委员会立即停止上述公司的活动,同时要求其严厉处理违规行为,并按规定采取纠正措施。奇山县医疗中心的一名医生经调查证实:“所有前来检查的人都被诊断出患有同一种疾病——脂肪肝,甚至都没有进行任何检查。这是一种狡猾的诈骗手段,专门针对那些信息匮乏、对疾病非常恐惧的山区民众。”

值得注意的是,冒充医生销售保健食品的现象并不新鲜。前几年,这种情况在荣市和河口三角洲地区“盛行”。在被当局发现和处理后,这群人将活动转移到管理仍然有限的偏远地区。
“幽灵”医疗机构猖獗
虚假状态根据医疗检查和治疗不仅发生在山区,也以另一种形式渗透到城市地区。社交网络上的变相广告。用户只需输入与疾病症状相关的搜索关键词,广告页面就会根据个性化算法立即“自动找到”。
2024年8月,我腰痛,于是在Facebook上搜索,看到一家名为“越南神经与骨科研究所”的机构的广告,于是就去那里治疗。我做了一次“电传导入体”疗法后,不仅没有好转,反而疼痛加剧。我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这家机构并非正规医疗机构。我要求退还已支付的10次治疗费用,但没有收到退款。
陈氏碧云女士(57岁),居住于兴原县兴原镇5区

当记者尝试使用他的Facebook账户搜索荣市的骨关节治疗机构时,一系列机构根据社交网络的广告算法自动找到了他们的个人页面。例如,“义安神经系统骨关节治疗中心”或“黎国越医生 - 荣市骨科专家”等账户上都有精美的广告:“治疗骨关节疾病 - 脊柱 - 神经系统,费用仅需499千卢比”、“治疗椎间盘突出 - 骨关节炎 - 四肢疼痛和麻木,费用仅需499千卢比”。
上述页面的特点是:未明确标明地址;未持有卫生局或卫生部颁发的营业执照;并使用虚假“医生”和“医务人员”的图片和声明进行广告宣传。这些页面均设置了自动消息功能。任何点击页面的公民都会收到一条消息,询问其疼痛或病情,介绍服务,并要求人们留下电话号码。“幽灵”体检和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会通过该电话号码核实其背景,并引导人们前往正确的机构。

早期矫正
针对“地下”人道主义健康检查、售卖保健食品、“假医生”骗取检查治疗等情况,义安省卫生厅近期已出台文件进行整改和警告。为此,义安省卫生厅于2025年6月9日发布了第2340/SYT-NVY号批示,要求加强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检查治疗服务信息的管理和透明度。
义安省卫生厅表示:“目前,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医疗检查、治疗和保健服务的广告和介绍,其中不乏不实内容,夸大疗效,造成民众误解,影响卫生部门声誉和患者权益。一些个人和组织利用社交网络推广无证医疗服务,对民众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卫生部要求文化体育旅游厅指示全省新闻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选择信息公开透明、内容完整、持有经营许可证(机构名称、地址、卫生部或卫生局颁发的许可证号码)的医疗机构,并提供确认广告内容的信息。

任何与医疗检查、治疗、保健或专业咨询服务相关的信息,在社交网络(Facebook、Zalo、TikTok、YouTube、网站等)上发布时,公共和私营医疗检查和治疗机构均须附上单位的完整信息;绝对不得使用医生和医务人员的图片或声明进行误导性宣传,不得与职业性质不符;仅可发布经主管部门确认的内容。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广告将依法严肃处理。
随后,义安省卫生厅于2025年6月16日向全省各县、市、镇人民委员会及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出了第2479/SYT-NVY号批示,要求加强对人道主义医疗检查和治疗活动的管理。卫生厅要求地方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并严厉处理非法医疗检查和治疗活动。对于医疗检查和治疗机构,卫生厅要求单位负责人在实施人道主义医疗检查和治疗项目以及流动医疗检查时,严格管理并完全遵守法律规定。严禁组织或参与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活动。
义安省卫生厅已向职能部门、县、镇、市卫生中心下达具体任务,要求其加强监管,及时指导和整顿本地区流动医疗检查和治疗活动。各单位绝对不得参与或协调组织无证医疗检查和治疗活动。卫生厅还建议民众不要使用广告信息来源不明、缺乏法律依据、带有“耸人听闻”的标题、盲目推崇治疗方法的医疗检查和治疗服务,尤其是那些治疗慢性病、声称疗效最佳、承诺完全康复的广告。
阮友乐医生 - 乂安省卫生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