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约有3500公顷稻壳。
今年夏秋两季,义安省约有3500公顷水稻出现枯死稻谷。据农业部建议,这些枯死稻谷是危险的“病菌巢穴”,会危害水稻植株。

沿着琼江、琼坝、琼洪(琼柳)等乡漫步,可以看到大片稻田,那里人们不种夏秋稻,而是种再生稻,也叫死稻。每块稻田里都稀疏地长着稻叶和稻花,有的绿花,有的开满成熟的花。
琼巴乡的阮氏明女士正在稻田里巡视,她分享道:她家有三亩稻田,全部都任其枯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枯萎稻的优点是投资成本低,无需整地,肥料和养护投入少,收获时间短。然而,产量却很低,每年每亩枯萎稻的产量只有80-100公斤,有时歉收时,每亩甚至只有30-40公斤。
琼坝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清松先生表示:全乡只种植了约10公顷夏秋稻,其余310公顷稻田都荒废了。原因是许多人认为夏秋稻容易遭受病虫害和洪涝灾害,所以为了减少投资成本,他们不种植夏秋稻,任其枯死。

琼柳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阮文长先生表示:虽然该县的农业政策中没有规定也不鼓励农民弃置稻壳,但许多乡镇仍然保留着弃置稻壳的习惯,目前全县稻壳覆盖面积超过1500公顷。经调查,今年的稻壳作物长势不佳,预计产量极低,每亩仅40-50公斤左右。事实上,弃置稻壳不仅不能改善土地,不利于下一季作物的生长,而且稻壳还会滋生多种病虫害,对整个地区的稻米生产造成普遍损害。
最近沿着7B和48号国道穿过奠州县,可以看到田野两旁,除了部分种植了夏秋稻的田地外,还有许多稻田正值抽穗期。奠泰乡的阮明光先生说:“我们种稻的原因是,这里的土地深厚,经常被水淹。最近化肥用量激增,如果我们开垦土地种植夏秋稻,又怕天气风险,任其荒废,到了季末,每亩能收个70-80公斤就不错了。”

奠洲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代表补充道:奠洲县目前水稻种植面积超过800公顷,主要集中在奠林、奠泰、奠美、奠渡等乡。除了部分低洼地区因担心洪水泛滥导致稻谷枯萎外,奠林、奠渡等高地地区也存在水稻种植困难,因为这些地区的湖泊和水坝干涸,不适宜种植夏秋稻,导致稻谷枯萎。大部分水稻种植面积都处于低效状态。县政府正指示各乡重点向民众宣传,在不种植夏秋稻的地区,应改种其他更有效的作物。
义安省种植与植物保护厅厅长阮进德先生表示:今年夏秋季作物,全省种植了超过79000公顷的夏秋季和冬春季水稻,其中约3500公顷的水稻集中在琼柳县、黄梅市、奠州县和安城县。

秸秆稻种植容易导致土壤退化,稻米产量低,仅为正常稻米产量的1/4至1/3,甚至很多地区无法收割。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连作会为病虫害的滋生创造有利环境,损害下一季稻米的生长。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各地需要加强宣传和动员,引导人们在春稻收割后及时整地种植夏秋稻,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价值。
对于有稻茬的地区,收割后,地方政府需要指导农民耕地并施用石灰来消灭害虫和杂草,以限制田间存在的有害生物的来源,防止其传播到下一季水稻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