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致力于保护传统职业
(Baonghean.vn)——为了克服产品生产和消费方面的困难,义安省的手工艺村目前正在努力实施多种适应性解决方案,既要维持收入,又要防止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消失。
“飘动的”工艺村
四月阳光明媚,宜禄县宜峰乡阮文河先生一家运来新引进的荨麻树,剥去树皮,准备制作造纸的原材料——这项手艺几十年来一直支撑着他们家的生活。往年从事造纸的户户多达几十户,如今依然坚守这一传统手艺的,屈指可数。然而,尽管困难重重,河先生心中却从未想过放弃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
![]() |
位于宜禄县宜丰乡的杜氏纸艺村目前仅剩3户人家。照片:QA |
哈先生分享道:“如今造纸这门手艺已不如从前,市场需求下降,手工艺村的人们也逐渐另谋生路,村里一片冷清。造纸工序繁多,而且受天气影响,下雨时纸张无法晾干,而价格却只有每张3000-4000越南盾,一天下来扣除成本也只能挣到10万多越南盾。虽然知道这点收入不足以维持生计,但这毕竟是一门传承数百年的手艺,所以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宜丰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黄孟河先生表示:2007年,宜丰乡的蓬富都纸艺村被认定为省级工艺村。此前,都纸广泛用于粘贴扇子、包裹香烛或粘贴包裹海鱼等。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工业用纸的出现使都纸市场难以与之竞争。目前全乡仅剩3户人家仍在从事这项手工艺,这项传统技艺正面临逐渐消失的风险……
![]() |
| 周仁乡杜雅织布村如今只剩下几位老人。照片:QA |
雄原县周仁乡的杜雅竹编村也面临着类似的境况。周仁乡9号村曾是著名的竹编产区,如今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寥寥无几。年轻一代已不在村里,有时还能看到六十多岁的老人仍在辛勤地编织竹编。虽然收入不如从前,但他们依然抽出时间劈竹,仿佛这是他们年轻时的习惯。
周仁乡政府表示,杜牙织布村近年来织布活动不活跃,主要由老年人利用田间空闲时间继续从事这项手艺。由于产量不稳定、原材料进口困难、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短缺,这项手艺的传承举步维艰……
不仅工艺村造纸、编织等传统工艺在乂安省盛行,但事实上,如今许多手工艺村已逐渐消失。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182个手工艺村,其中37个处于低水平运营状态,22个已停业,而藤竹编织村中,停业的村子多达12个,占比超过50%。
![]() |
该省已有12个竹藤编织村停止运营。图片来源:QA |
这些手工艺村不再像以前那样运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生产困难,而且这些手工艺村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许多手工艺村分散、生产规模小,缺乏联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手工艺村的人力资源正在急剧减少,手工艺村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中老年人,而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则选择了其他经济方向,例如出国工作、在公司上班等等。
适应环境以保住工作
在义安省许多传统手工艺村面临生产流程和消费市场双重困境的背景下,仍有一些手工艺村的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规模不断扩大,为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这些手工艺村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把握市场趋势,革新传统经营模式,并将产品推广至省内外更多客户。
![]() |
虽然这个年糕制作工艺村最近才获得认证,但发展迅速,产品也很受欢迎。照片:怀秋 |
位于雄原省雄新乡的粽子制作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雄新乡的粽子制作村成立并被认定为省级工艺村仅有三年多时间,但其产品凭借市场需求和强劲的销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从最初只有60户人家,到现在整个乡已有100多户人家,主要集中在郎南和郎东两个村落。每户每月稳定收入为500万至700万越南盾,旺季时每户每月收入可超过1000万越南盾。
来自雄新乡的米粉制作商丁氏丽女士说:“如今,消费者非常注重健康,产品必须来源明确,原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我们保证这些标准,制作米粉的原料非常简单常见,例如糯米粉、糖和鸡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使用任何防腐剂、色素或泡打粉,非常安全。米粉上市后,既美味又安全,因此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 |
茄子饼已包装好待售。照片:怀秋 |
雄新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潘登明先生分享道:“在被认定为手工艺村后,该乡完成了参加OCOP比赛的各项手续,并获得了三星级奖项。此外,在年轻一代的帮助下,村民们也开始采用现代化的销售方式,例如定期在社交网络上进行直播销售,并将商品直接寄送给顾客……这样,产品就能销往生产地以外的任何地方……”
归州县有两个官方认可的手工艺村:香料制作村和花仙锦织村。据义安省农村发展厅评估,这两个手工艺村均属于稳定性较高的手工艺村,拥有强劲的消费市场,并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
![]() |
归州香业村近年来发展稳步。图片:QA |
归州县经济基础设施局局长罗文世先生表示:近年来,当地制香村产量稳定,品质和品牌都得到了认可,深受市场信赖。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春节期间,产量往往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面临的难题是,归州县的香料原料种植面积仅约40公顷,无法满足制香村50%的产量,因此不得不定期从其他地区进口香料原料。
对于花仙锦织村来说,除了服务前来当地社区旅游的游客外,村里的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定期在国内外的集市和展览会上推广他们的产品,从而实现了“双重效应”,既保证了产品产量,又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回到家乡体验锦织工艺……
![]() |
花天锦缎产品做工精细。图片:QA |
![]() |
| Sam Thi Tinh女士(中)向国际友人介绍贵州县的华田锦缎产品。照片:QA |
未来一段时间,该省将出台一系列方案,为手工艺村的运营提供支持和扶持,重点扶持具有出口潜力、市场需求量大以及服务于游客的产品。具体而言,重点任务包括:加强职业培训;改善设备和机械;支持手工艺村发展贷款;将手工艺村发展计划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尤其要促进贸易推广活动,并向市场推广手工艺村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