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发布紧急调度,应对3号风暴及风暴环流引发的洪水
7月20日晚,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省自然灾害防治-搜救和民防指导委员会主任签署了第21/CD-UBND号紧急批示,指示做好应对3号风暴和风暴环流造成的洪水灾害的准备。
7月19日上午,国际名称为WIPHA的风暴进入东海,成为2025年第三次登陆的风暴,强度为10级,阵风12级。据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预测,风暴将继续增强(海上最大风力可达12级,阵风15级)。7月21日至22日,广宁至清化沿海地区将直接受到风暴影响,北部省份和中北部省份(清化、义安、河静)将出现强风和暴雨。
这是一场强度极高的风暴,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对海陆的影响强度大,十分危险。除了可能直接影响海域外,风暴环流预计将引发大范围强降雨,加剧许多地区发生洪水、山洪和山体滑坡的风险。因此,各地方和单位不仅要集中精力应对风暴,还要积极部署预防、应对和应对风暴后环流的措施。

为积极应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省自然灾害防治-搜救和民防指导委员会主任要求:
坊、乡人民委员会主席:
——密切监测风暴环流引发的风暴和洪水发展情况;及时向民众提供全面更新的自然灾害情况,以便民众主动应对,确保安全;宣传和指导民众应对措施和技能,特别是强风、山洪、洪水和山体滑坡。
——组织研究制定危险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山体滑坡、山洪、深层水患高发地区的居民疏散至安全地带的计划,制定疏散计划,为疏散群众提供临时住所、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保障,确保群众稳定生活。
——制定计划确保岛屿和沿海地区游客的安全。
- 制定措施确保安全并限制对房屋、仓库、总部、公共工程、工业园区、工厂、电网和电信系统的损害。
——按照“四个到位”的要求,检查并审查该地区防洪堤防计划的准备情况。
——要随时投入力量,对通过隧道、泄洪道、深水区、水流湍急区、滑坡区或有滑坡危险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警戒和管理,坚决不允许人员和车辆在安全无虞的情况下通行,不因疏忽或主观原因造成人员不幸伤亡;在发生大雨时,要投入力量、物资和车辆,克服事故,确保主要交通干线的畅通。
- 检查、总结重点工程、未完成工程、蓄水量大的小型水库,组织常驻力量,做好洪水发生时调度和保障工程及下游安全的工作。
- 制定农业生产区、工业园区、城市地区和居民区的排水和防洪计划。
——组织24小时值班监测自然灾害情况,组织部署应对暴雨、风暴环流措施。
乂安省水文气象站站长组织密切监测3号台风及其环流,及时预报预警,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群众通报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情况,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农业和环境部主任根据职能任务,主动指导、督促地方部署应对3号暴雨及暴雨后洪水形势的相应工作;指导做好农业生产、堤防、灌溉水库,特别是正在建设的班蒙湖等重点水利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工贸部部长指导工业生产安全、水电大坝特别是小型水电站水库安全工作。
建设部部长疏导交通,确保受洪涝灾害影响地区的交通安全,及时处置事故,确保主要交通干线的畅通。
省军事指挥部司令、省警察局长、省边防司令部司令主动指挥力量和物资的准备状态,支援人民应对风暴、风暴后洪水以及根据地方要求进行救援。省边防指挥部主持并配合相关单位部署清点、引导和保障海上及沿海航行船舶、车辆(包括旅游船)安全的工作,促使其主动逃离危险区域或返回安全避难所;根据风暴发展情况和预报,及时向省人民委员会建议发布海上禁令。
灌溉水电公司董事长兼董事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调度水电、灌溉大坝,确保工程绝对安全,为下游减洪作出贡献。
机构:义安省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及时通报自然灾害情况和职能部门应对指示,加大对群众应对风暴、洪水、山体滑坡和骤发洪水措施和技能的宣传和指导。
吉各部门主任、各分行行长按照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责,主动指导、协调地方和有关单位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及时部署应对和恢复工作。
省自然灾害预防、搜救和民防指导委员会组织值班小组密切监测自然灾害情况,主动指导、检查、督促地方部署预防、抗击、消除后果、降低损失的工作;及时汇总损失情况,向省人民委员会报告、建议指导处理超出其权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