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将发布指令,衔接劳动力供需,为该地区的企业提供服务。
根据代表们在小组讨论会、会场讨论会上提出的意见,会议主席、省委常务副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黄义孝同志要求劳动荣军与社会部部长段红武就职业培训、吸引劳动力到我省企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劳动荣军与社会局局长段红武同志表示:代表们反映我省职业培训质量不符合市场要求、设施不足、农村和山区职业培训机构缺乏师资等,这些是完全正确的。
目前,全省共有43个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其中大中专院校的培训规模仅占全省培训规模的21%。培训项目按劳动荣军社会部规定的最低知识量要求进行。
因此,学生毕业时并不能适应各个企业,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和投资现代化设备的企业所要求的具体岗位和工作,需要时间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才能牢固地掌握技能。

另一方面,该省非技术工人较多,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招聘非技术工人,因此在招聘时必须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加入生产线。

关于设施和职业教育师资,近年来,该省高度重视,通过国家重点项目资金、中央追加资金、省级集中拨款等方式,主要在自治机制下改善设施、设备,补充147名教职工和教师。
对于尚未享受国家目标计划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心,该省建议中央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予以研究和关注。

为继续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劳动荣军社会部部长表示,应继续落实省委第14号项目和中央政府批准的职业教育网络规划,该规划已纳入省级规划。目前,劳动荣军社会部还建议省人民委员会重新评估省委第14号职业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制定2025-2030年任期的目标任务。
针对省人民议会代表讨论当地劳动力招聘形势依然严峻、困难重重、企业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担忧的问题,劳动荣军与社会部部长表示:“由于近年来我省招商引资活动快速增加,许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数万名工人,因此,有时企业会遇到招工困难的情况。这是全省关注的问题,并已组织国家管理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和工人代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会后,国家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政治系统尤其在管理工作上重视,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加强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的联系;企业也关心提高收入,“留住”工人。

段红武同志表示:目前,义安省在省外工作的劳动力约70万人,海外劳动力约8万人;而企业每年的用工需求量约4-5万人。据统计,目前在省内工作的劳动力约占38%,劳务输出约占42%,在省外工作的劳动力约占12%。
目前,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已向省人民委员会报告,建议省委常委会发出指示,加强党在衔接劳动力供需、解决就业问题、吸引劳动力为本省企业服务的领导作用。省委常委会批准并下发该指示后,该部继续建议省人民委员会制定有步骤、同步的计划,确保整个政治体系、组织和企业采取有力行动。
除了解决劳动力供求问题外,段红武同志建议该省还要重视保障性住房以及为工人提供其他社会福利条件。
关于地区最低工资,中央政府刚刚颁布了2024年6月30日第74号政府令,在义安省,一些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已提高到第2区,这有利于吸引工人到该省工作。目前,义安省第2区、第3区、第4区的工资规定与全国普遍水平一致。另一方面,根据第74号政府令,第1、2、3和4区的最低工资也与全国水平持平,确保工人的收入符合生活水平,同时确保雇主是生产经营稳定发展的企业。在此问题上,该部采纳了代表们的意见,继续建议中央政府研究提高地区工人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