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将在水稻生产中创造碳信用额。
(Baonghean.vn)——预计第一季将有南丹县、宜禄县、雄原县、杜良县和奠州县约24000户农户参与,水稻种植面积超过6000公顷。农民除了获得水稻种植收入外,还能通过水稻种植获得碳信用额,从而增加收入。
1月15日下午,在荣市举办了一场关于在义安省水稻生产中创造碳信用额的研讨会,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日本绿碳公司、越南中北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越南农业科学院、义安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厅及其下属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越南碳信用市场即将投入运营
碳信用额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总理已批准湄公河三角洲“百万公顷水稻减排项目”。此外,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目前正在推动越南碳信用市场明年提前启动,并有望在未来几年正式加入全球碳信用交易平台。
稻田水分调节技术,例如“旱季交替灌溉”(Nong Lo Phoi),可减少甲烷排放,降低用水量,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该技术减少的甲烷排放量是发放碳信用额的基础,稻农可直接获得碳信用额。

预计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在越南设立的机构提供的咨询服务,帮助义安省稻农通过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甲烷排放来获得碳信用额的合作项目将得以实施。
义安省水稻种植面积达18万公顷/年,拥有巨大的减排潜力,预计可减少14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该项目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并确保水资源的保护。
生产区域规划指导实施
在研讨会上,省作物生产和植物保护厅厅长阮进德先生发言指出:为了按照碳信用额度的要求生产水稻,必须从生产季节和耕作措施的组织和实施阶段就满足诸多标准和要求。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协调、指导、引领和规划这一领域,制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来指导实施,从而对生产企业施加压力,促使其达到要求。

这是在义安省乃至越南实施的首个通过水稻种植获取碳信用额的项目,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支持,因此具备诸多有利的实施条件。项目各阶段将逐步解决技术、基础设施等相关问题。
全国范围内,已在玉米、甘蔗、水稻等多种作物上开展了生产过程中创造碳信用额的实验。在义安省,继水稻实验取得成功后,该实验将推广到玉米、甘蔗、茶叶等其他种植面积广、潜力大的作物,同时还将通过减少畜牧业的排放来获得碳信用额。

预计第一季,该项目将在南丹县、宜禄县、雄原县、杜良县、奠州县等县的近6000公顷稻田上实施,这些地区位于北灌区和南灌区的灌溉区内。参与农户数量约为2400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