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继续严格管控,严厉查处酒精浓度违规行为
(Baonghean.vn)——义安省交通警察局的观点是,不设限、不干预酒驾违规处理活动。因此,严格、严厉的措施已取得积极效果,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养成了“酒后不开车”的习惯。
积极的变化
得益于宣传工作做得好,宣传检查和违规处理方案酒精浓度由于媒体报道的频繁,最近义安省的违法者数量呈减少趋势。
据交通警察局数据,根据乂安省警察局2023年2月3日颁布的关于“携带毒品驾驶、超速行驶和酒精浓度超标”的巡逻、管控和处理违法行为的第32/KH-CAT-PC08-PV01号计划,从2月3日至4月3日,仅酒精浓度超标一项,就发现并处理了2000多起案件;与同期相比,违法行为数量有所减少,这也是这三个方面交通事故减少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饮酒者已经养成了新的习惯,比如乘坐出租车、代驾服务或请亲戚送回家……
![]() |
荣市交警大队设立检查站,检查酒精浓度。图片:丁选 |
4月7日晚,在黎茂路延伸段的酒精浓度检查站,荣市交警大队工作组不断拦停车辆进行酒精浓度检查。记录显示,大多数驾驶员都表示同意,表现得非常坦诚、自在,并很好地配合了交警的检查。居住在荣市黎利坊的汽车驾驶员杨士定先生表示:“对驾驶员的酒精浓度违规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严厉处理,必须做到人人知晓。即使罚款高达4000万越南盾,我仍然同意。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酒后或喝了啤酒后驾驶车辆,不仅会对自己造成危险,还会对许多人造成危险。”
很多拦车检查的案例中,很容易识别车内有人饮酒或喝啤酒,但司机并没有违法。例如,在37A-13xxx号车牌的案例中,女司机在检查时表示:“被罚款700万越南盾,驾照被吊销近一年后,现在每次出去吃饭,我丈夫都会打车或者打电话叫老婆来接。一开始每次都觉得烦,很麻烦,但现在想想,这样既安全,也不用窝在家里提心吊胆,现在已经成了习惯。”
![]() |
在很多车辆被拦停检查的案例中,不难发现车内有人饮酒或喝啤酒,但司机并未违规。图片:Le Thang |
还有一些人表示,每当需要开车去招待客人或与朋友喝酒时,回家时他们经常会使用代驾服务。“10公里以内,我只需要支付10万越南盾,为什么不使用呢?我有人可以送我和我的车回家,但如果我继续开车,别说被罚款,万一不小心发生交通事故,后果更是难以预料。”一位司机说道。
据我们观察,荣市交警大队工作组在近两个小时的酒精浓度检测任务中,仅发现两起违规行为。驾驶37A-44xxx号车牌的N.D.A先生,呼气酒精浓度为0.072毫克/升,在解释其违规行为时,他坦言:“一位在南方经商多年的朋友邀请我去他家吃饭,我很难拒绝。我刚好喝了三杯酒。因为我们彼此尊重,所以喝酒……”
![]() |
所有酒精浓度违规案件都将受到严厉处理。图片:Le Thang |
无禁区
据省交通安全委员会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义安省共发生41起交通事故,造成31人死亡,31人受伤。与2022年同期相比,事故减少7起,死亡人数减少4人,受伤人数减少5人。这是实施多项措施的结果,包括控制驾驶员的酒精浓度,以及人们的意识逐渐转变,酒后养成新习惯,例如乘坐出租车、代驾服务或请亲戚送回家……
![]() |
交警向司机展示酒精测试结果。(图中:测试结果显示未发现违规行为)。图片来源:丁选 |
然而,每逢节假日、周末,违规行为往往会增多。此外,据多位交警反映,在查处酒精浓度违规过程中,仍有一些人看到有关部门检查就去社交网络举报,甚至还出现不配合交警、见到交警就掉头故意逃跑的情况……
交通警察局(省警察局)副局长阮南红中校表示:如果交通参与者在被要求检查酒精浓度时故意不服从或有抵抗行为,则将根据这一行为给予最高级别的处罚。
结合以前和最近的指示,义安省委关于“加强领导和指导,严格遵守有关义安省交通安全和秩序的法律规定”的第 1763 号批示,义安交通警察局彻底掌握了处理酒精浓度违法行为时没有禁区,不允许干预或不作为的情况。
严禁掩盖、变造、忽视驾驶车辆酒精浓度违法行为。对违法者属于干部、公务员、党员、军人的,除依照法律规定处理外,还将通报机关、单位负责人审查并按规定处理。
长远来看,省公安局将根据驾驶时酒精浓度超标是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之一的认定,结合巡查管控和严厉查处其他违法行为,继续指导各支队、派出所、基层民警在国道、省道及属地所有道路上,特别是在中午和晚上时段,加强对驾驶时酒精浓度超标现象的检查和查处。
![]() |
省公安交通警察局第五道路交通警察队在46号国道上检查酒精浓度。照片:丁选 |
针对民众担心饮用止咳糖浆或果汁仍会“影响”酒精浓度的问题,阮南红中校表示:“事实上,在义安省,从未发生过司机声称因饮用上述饮料而导致酒精浓度超标的情况。因为在识别违规者时,交警部门除了按照职业规范执行外,还会进行两级测量,先定性测量,再定量测量。因此,从未发生过酒精浓度结果被错误处理的情况。”
可以看出,交警部门的严厉执法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形成了“酒驾不开车”的习惯。然而,为了构建负责任饮酒的文化,减少交通事故,除了当局继续严格管控和严厉处理违法行为外,各级政府、组织、工会和社团也需要协同配合,加强宣传,普及饮酒和啤酒在交通中的危害和后果,组织人们签署饮酒和啤酒不开车的承诺书……
![]() |
省交通警察局警员在学校宣传交通法规。摄影:Dang Cuong |
此外,也有不少人认为,有必要研究修改补充《行政违法行为法》,明确规定驾驶人被永久吊销驾驶证或强制重新参加道路交通法的情形;甚至对在酒后、啤酒后或兴奋剂后驾驶机动车参加交通活动,强制重新参加驾驶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