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会市的扫帚制作行业
(Baonghean.vn)——五十多年前,当扫帚制作工艺传入义丹县义会乡和会村时,村民们最初只是用扫帚来打扫房屋,如果有多余的,就拿到集市上去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扫帚制作工艺逐渐扎根,成为村民们的生计来源,成为他们克服困难、安心创业、在新家乡安家落户的生命线。
拥有超过5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共有近95户人家,200名工人从事扫帚制作,而全村共有130户人家。2007年,和会村被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工艺村。和会扫帚制作村平均每年进口70多吨干扫帚,生产约14000把各类扫帚。和会的产品畅销省内外,平均售价为每把20000至22000越南盾,一经生产便迅速售罄。
据资深工匠阮文明先生介绍,扫帚制作是一项全年无休的行业,从每年12月到次年2月,工匠们会从老挝或和平省、清化省等地采购竹子和藤条等主要原材料,晾干后再逐步制作。目前,由于工艺村没有烘干窑,购买竹子的村民要么自行晾干,要么购买价格约为1800万越南盾/吨的干竹子,储存在家中以供全年使用。
![]() |
| 竹子晾干后,由每个工人将其掰成小段,用来捆扎扫帚。 |
![]() |
| 不仅老年女性工人,学生也可以参与扫帚生产。 |
![]() |
| 工匠将竹子捆成小束,并用藤条或不锈钢丝紧紧绑好。 |
![]() |
| 阮文明先生是一位拥有悠久扫帚生产历史的家庭主妇,他说,男人们通常负责劈开和削去藤条纤维,以便他们的妻子和孩子制作扫帚。 |
![]() |
| 为了确保扫帚结实耐用,工匠一丝不苟地将每根藤条穿入每一束竹子中,使其更加牢固。 |
![]() |
| 工人们将绳子系紧后,用锤子轻轻敲打,使扫帚均匀分布,以确保绳子牢固。平均每位工人每天可制作12-15把扫帚,收入约为30万越南盾。 |
![]() |
| 成品扫帚的平均售价为每把20,000至22,000越南盾。尽管产量很大,但Hoa Hoi扫帚一直供不应求,一经生产便迅速售罄。 |
![]() |
| 由于被认定为工艺村,和会村从省政府获得了超过 20 亿越南盾的拨款,用于修建通往该村的 1.2 公里道路。 |
据悉,目前工艺村管理委员会提议由公社成立合作社来管理工艺村,投资购买家用稻草烘干机;同时,逐步打造工艺产品品牌。
村长兼工艺村管理委员会主席阮公竹先生说:农历正月和农历二月期间,制作扫帚是最辛苦的工作;这项工作非常适合农村劳动者,特别是妇女、儿童或老人,无论晴天雨天都能胜任。村里其他主要生产活动每年只能带来约40亿越南盾的收入,而制作扫帚每年却能带来90亿越南盾的收入,利润高达50%,因此义会村的村民经常开玩笑说,在义会村制作扫帚是副业,但却是主要收入来源。
| 相关新闻 |
|---|
| 熙熙攘攘的泰国贷款扫帚制作村 宜兴扫帚 扫帚制作村 为和海扫帚制作村扫除困难 东潭扫帚制作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