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ynh Phuong 的竹船编织
(Baonghean)-来到沿海的琼芳乡(黄梅镇),我们不难发现,在琼仙街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中心,残留着一些竹船制造工坊。工人们一边凿刻船身,一边勤奋地编织竹篱笆,并为竹船涂上沥青防水。
![]() |
Quynh Phuong 公社的竹船工厂。 |
20年前,在黄梅县琼芳乡的都阿村,编竹船的工艺十分盛行。据业内人士介绍,几百年前,这里就出现了编竹船的工艺,是由清化省三山乡的工匠传入的。当时琼芳乡的人们常用竹筏出海捕鱼,富裕人家则使用长竹船,所以都阿村家家户户都有人编竹船。自从木船工艺发展起来后,渔民们就越来越少使用竹船了。这是因为木船的寿命通常可达10年,而竹船最多只能用5年。而且,长竹船只能载1人,而大木船却能载10至15人。因此,都阿村传统的竹船工艺正在逐渐消失。 1990年,整个Dua村有5户人家制作竹船,但从2008年至今,只剩下2户人家继续从事这一职业,即黄德利先生一家和阮文忠先生一家(均位于琼芳坊琼仙街)。
黄德利先生(生于 1960 年)是度阿村人,自高中毕业便从事竹船行业。当他发现传统竹船工艺濒临失传时,便搬到了琼芳坊琼仙街,开设了一家竹船编织作坊。在新土地上开办作坊初期,订单非常多,他和手下的 10 名工人根本无法跟上进度。当时,琼芳海域及周边地区的渔民经常委托他制作长竹船和竹篓船。看到黄德利先生的生意兴隆,他作坊里的一些工人也开设了自己的竹船作坊,但只有阮文忠先生(生于 1960 年)家的作坊留存至今。
制作竹船的原材料也很常见,就是竹子。人们用竹竿编成栅栏,然后用长竹竿劈成两半,做成想要的竹筏。长竹船的制作工艺更加复杂,因为船身必须用木棍做成,这样才能坚固耐用,出海时更安全。船成型后,工匠会开始在船体外部涂抹沥青(或称为“gumazut”),以防止水进入船舱。
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需要2天时间才能打造出竹船的形状,而制作一艘竹篓船则需要5天,制作一艘长竹船则需要25天。一艘竹篓船的成本在200万至300万越南盾之间,而一艘长竹船的成本则在2000万至2500万越南盾之间。长竹船只能在沿海地区捕鱼,因此只适合小型渔民家庭,不适合长期远洋捕鱼。
目前,黎先生和钟先生的作坊每年生产30到40艘长竹船(不包括小舟),为3到4名当地工人创造就业机会,月薪400到500万越南盾。黄文原先生(1968年出生)原本是一名海员,但由于健康状况不佳,近十年来,他决定放弃捕鱼,在钟先生的家庭作坊里做竹船制作。虽然工资无法与海员相比,但这份稳定的工作让他养育了两个孩子,让他们得以在河内上大学。
这两个家族生产的竹船大多只在琼芳坊销售,但继富安和庆和之后,这里也出现了一艘出口的竹船。黎先生正和工人们一起完成一艘新竹船,他自豪地说:“我家的一艘竹船卖给了一个法国人。五年前,一位在黄梅水泥公司工作的法国工程师看到这艘漂亮的竹船,就向我订购了一艘,准备带回法国。听说他买下这艘竹船是为了在花园里的小湖里划船。”
“长竹船不太流行,所以我做的不多。只有订货的时候才会做。我不知道竹船工艺将来还能不能传承下去,因为现在只有老人在做,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我的事业。我有几个儿子,但他们都不想继承我的事业。” 黎先生叹了口气。
文章及照片:Duy Ng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