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nghean.vn) - 古老的丰城村(现为宜丰乡(宜禄)第13村)以其编织竹篮船工艺而闻名遐迩。历经沧桑,该村的竹篮船工艺至今仍保存完好。尽管村里只有5户人家仍在传承这项技艺,但它仍然是该省及周边一些省份沿海渔村竹篮船的主要供应商……
据村里老人介绍,宜风村的织布业已有数百年历史。村民们之所以熟知织布业,是因为它是由祖辈传承下来的。过去,家家户户都织布出售,赚取额外的钱来换取鱼露、盐和制作日用品。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近20年来,由于航海业的需要,编织竹篓船开始盛行。竹篓船除了用于将人员、食物和燃料从岸上运送到船上进行海上航行以及将船上的产品运到码头外,如今也广泛用于围网捕鱼和竹篓捕鱼。
制作一艘竹篮船耗时颇长,熟练工人需4-5天完成一艘中型竹篮船,轮辋直径超过2米的大型竹篮船则需8-10个工作日。一艘成品竹篮船平均成本为150万至300万越南盾,具体成本取决于船型大小;扣除采购原材料的成本,每艘竹篮船可盈利100万至130万越南盾……虽然近年来,随着各类塑料船的出现,但宜风竹篮船凭借其耐用、轻便、海上机动灵活、价格低廉等优势,仍然受到众多渔民的青睐。
以下是 Phong Thanh 篮船工艺村的一些照片。
 |
近50年来,在风清村劈竹的阮文和先生,编织竹筏的坐姿始终未变。据阮文和先生介绍,除了技术之外,工匠还需要经验来削竹;比如,削好的竹子必须平整、挺直,外柔内刚,才能更容易编织。削好竹子后,还要在阳光下晒一天,以免日后竹子“拉长”。 |
 |
在风清村,编竹船也是范文和家的传统职业。范文和先生15岁时,就已经能熟练地编竹子、编竹席,还能取竹篓的篓芯…… |
 |
根据竹席的厚度,工匠会将竹子劈开,剥去竹芯(竹子坚硬的外层),刮去青竹层,编成席子。席子在阳光和露水中晒至变黄,然后用来制作篮子。 |
 |
为了延长船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必须使用坚固的竹子,不能太嫩或太老,只能使用竹竿的一半以下。制作竹篮边缘的竹子必须精心挑选,因为边缘就像支撑和保持船体平衡的“脊梁”。 |
 |
而要弯曲篮船的边缘,就需要工人有很强的力气,因为这是完全手工的作业,没有辅助机械。 |
 |
过去,工匠们需要挖一个土模来放置席子,然后用脚均匀地踩在土模上,才能形成一个篮子。现在,工匠们只需要制作4根木桩,然后把席子放在上面,就能成型了。 |
 |
据范文和先生介绍,制作竹篮船最困难的工序是边缘工序,因为它需要根据客户要求的尺寸精确测量直径和高度。 |
 |
使用专门的鱼线固定边缘是完成篮子船的最后一步。 |
 |
据宜风渔民介绍,如果保存得当,竹筏的寿命可达几十年。竹船的优点是轻便、灵活、抗风浪、不易倾覆,至今仍受到许多渔民的青睐。 |
 |
在阮文和先生的家中,产品的消费不仅满足义切、义光、义进渔村(义禄县)和义新、义水乡(门罗镇)的渔民,还扩大到清化、广平、河静等邻近省份的市场。 |
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