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捕蟹

October 21, 2013 16:51

(Baonghean)——每年阳历九月到次年三月是海蟹的繁殖季节。在此期间,螃蟹会迁入拉文河口,然后深入红树林繁衍生息……这时,演州乡(Dien Chau)的人们进入了“捕蟹”季节,将蟹肉或幼蟹出售给商业蟹农。

旺季“捕猎”螃蟹……

天刚亮,阮清先生(居住在演州县演文乡忠富村)就和妻子划着小船,去捞取前一天晚上在拉文河口设置的陷阱和渔网里的“战利品”。虽然有好日子也有坏日子,但每天能赚30万到40万越南盾(两个工人)还是很容易的;在风大浪急的月份,螃蟹会蜂拥而至,涌入红树林,有时一天就能赚到上百万越南盾……阮清先生动作熟练,用一张六七米长的铁架渔网,缓缓拉动渔网(又称八角炉),一口气捞到4只拇指还小的小螃蟹。清先生说:“无论螃蟹大小,池塘主人都会买走。两拇指以上的大螃蟹每只售价7000-10000越南盾,稍小的每只售价2000-4000越南盾。我和妻子平均每天捕捞50-60只小螃蟹。捕捞期大约为6个月,这笔收入足以维持我们的生活开支并供孩子们上学。”

同样从事“捕捞”海蟹多年的春北村村民阮烈说,此时正是捕蟹的最佳时节。“捕捞”螃蟹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捕蟹地点多在泥土稀少、地面坚硬的陆地上,有时蟹洞深达树根。阮烈操作娴熟,双手锄头挖洞,再用钩子“引”螃蟹,仅用十多分钟,阮烈便捕到一只约300克的螃蟹。名为钩子,其实是一根近1米长的小铁条,两端弯成钩状,放入蟹洞后,螃蟹会张开爪子咬住钩子,捕蟹人便轻轻一拉。 “蟹洞很深,有时你伸手都够不着。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铁钩把螃蟹钩出来。说实话,即使我做了这么多年,也很难分辨洞里有没有螃蟹,因为一旦水退了,它们就会浮上来觅食,然后就消失了。有时你检查洞穴一整天,里面一只螃蟹也找不到。”Nhiem分享道。

1 ha nuôi cua ở Diễn Vạn (Diễn Châu) cho thu lãi gần 300 triệu đồng.
演州县1公顷的螃蟹养殖场可带来近3亿越南盾的利润。

长期以来,忠富村和忠后村的村民一直从事着一项虽然不富裕但却能稳定生活的职业,那就是在溪口和红树林里捕捞虾、鱼、蟹……。“捕捞”海蟹的职业从1995年开始形成。到2000年,随着虾蟹共养模式的实施,螃蟹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鼎盛时期,全村有近40户家庭从事捕蟹行业。从事捕蟹业15年以上的忠侯村村民黄度介绍说:“在红树林里捕蟹,尤其是肉蟹,除了用八角网、设陷阱、堵住拉文河水等方法外,还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高效捕捞。红树林种植在松软的土壤中,根系发达,形成缝隙,正是海蟹喜欢栖息的地方。退潮时,海蟹会在洞口外留下细细的足迹,就像一条条线。”

专业的捕蟹人只需看看洞外的脚印,就能知道洞里有没有螃蟹。当发现新的脚印时,捕蟹人会用钩状的铁钩慢慢进入洞内。由于洞底经常有水,拿钩的手必须非常敏感才能知道蟹洞的情况。如果发现螃蟹,就转动钩子,选择好方向,让整只螃蟹完全处于钩子的曲线内,然后轻轻地把它拉到洞口,用手把钩子牢牢地按进地面,不让螃蟹逃跑,同时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从后面捏住螃蟹腿的最后部分,不让螃蟹夹到它们。你必须非常熟练,否则螃蟹会断钳,价格从一级跌落到三级,损失数十万越南盾。

小海蟹会随着潮水涌入红树林,在树根下挖洞。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螃蟹会爬出洞穴,顺着水流游到河口。那时,我们用八卦网就能轻松捕捞它们。以前我们只捕捞肉蟹,但现在螃蟹养殖业发展起来,池塘养殖户对这种品种的需求量很大,收入也大幅增加。天然海蟹呈深绿色,蟹钳下有鲜红色的斑点。养殖海蟹颜色较浅,缺乏光泽……”——黄度先生补充道。

捕捉幼蟹和肉蟹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常见的还是用八卦网、网兜和底笼;只有“专业人士”才会用铁钩。这种八卦网只有中国才有,它由许多隔间和舱室组成,螃蟹可以进去,却出不来。在忠孝村,许多家庭都买了这种“八卦炉”,他们越看越佩服中国人的“本领”。过去人们也去钓螃蟹。海蟹很贪吃,但也非常聪明,如果渔夫急躁地猛拉鱼竿,就很难钓到它们。当螃蟹吃完饵后,渔夫必须等5到10分钟,等它“喝”饱饵,失去警惕后,才能轻轻地把它拉上来。饵料很简单,一只大虎虾或者一条小杂鱼……但现在他们已经改行在晚上“捕”螃蟹了。由于靠近河口,螃蟹养殖业发展迅速,利润高,投资少,所以在田湾,很多人从养虾转向养蟹,这使得“捕”苗的工作更加有利可图。红树林越来越绿,不仅保护了村庄,也成为鱼虾蟹繁殖的场所,为当地居民带来收入。

开放养殖方向可持续螃蟹

甸文拥有通往大海的入海口,这一优势可以为全乡65公顷的咸淡水养殖区提供充足的海水。近年来,由于气候、天气变化日益复杂,养殖环境受到污染,虾苗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许多养虾户遭受损失,无力再投资生产。因此,甸文水产养殖户必须寻找新的方向,新的养殖对象,以取代部分低效的养虾区。海蟹是水产养殖户熟悉的品种,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对象之一。同时,养殖技术要求不复杂,天然苗种来源丰富,投资水平合适……这些都是该养殖对象不断发展的有利条件。

作为从养虎虾转养蟹的先驱之一,范南村的潘年先生激动地说道:“以前,我家在一个近1公顷的土塘里养虎虾。但由于几次疫情和恶劣的天气,养虾越来越难,2002年,我大胆地把养虾区全部改养螃蟹。从第一茬开始,虽然一边养虾一边积累经验,但还是赚了不少钱,接下来的两茬更是大丰收,每茬收入超过5000万越南盾。养螃蟹的好处是一年四季都能收获,所以农民总是有钱赚。现在,不仅是我,公社里的很多人都比养虾更“痴迷”螃蟹,因为螃蟹容易养,而且“吃得饱”。螃蟹的食物来源总是很丰富,包括从海里捕捞的杂鱼和沙丁鱼,所以……无需担心产量,特别是在旅游季节或假期期间,进口商品不足以满足贸易商的需求”。

潘念先生介绍,要获得经济效益,养殖户必须重视苗种的选择和投放,因为这一阶段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户的意愿。苗种投放应在阳历3-4月左右进行,此时天然苗源充足,水体环境条件良好。苗种必须健康、体型均匀、色泽鲜艳;根据苗种大小确定合适的投放密度(最佳投放苗种规格≥2厘米/只,每平方米投放1只)。投放苗种前,池塘水位应控制在1.2-1.3米,pH值控制在7-8.5,盐度控制在20-25‰。放流第一个月无需换水,第二个月根据潮位变化换水,第三个月起大约每10天换一次水,确保水环境始终清洁,为螃蟹的正常活动和蜕皮创造条件。“虽然养蟹的风险比养虾小,但损失率也很高,大约在40%以上。在养殖过程中,螃蟹经常会感染真菌和病毒。感染真菌会导致螃蟹的鳃变黑,感染病毒会导致螃蟹的腿和爪脱落……目前,这两种疾病还没有药物可以预防或治愈,但如果这两种疾病在池塘中出现,它们不会迅速蔓延,也不会像其他虾类疾病那样造成大规模死亡,因此不会让养殖户白白浪费。”潘念先生补充道。

演文乡农业部部长陈明俊先生表示:2000年以前,这里的人习惯于在虾季之间放流螃蟹,这种粗放型养殖结合了收获补偿的方式。虽然效益不高,但螃蟹确实“拯救”了虾农。投资集约化螃蟹养殖是一种新方法,在过去6年里发展势头强劲。目标是找到合适的水产养殖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演州县农业推广-渔业推广站迅速运用科技进步扩大水产养殖规模,2012年,在春北村陈禄先生家实施了商业化螃蟹养殖模式建设,水面面积0.5公顷,放流螃蟹5000只,平均每公斤放流40只。经过三个多月的养殖,成活率达到60%,商品蟹总产量达到750公斤;池塘售价为每公斤32万越南盾,扣除成本后,Loc先生的收入约为1.7亿越南盾。由此可见,通过在养蟹过程中采用技术措施并使用生物制品,该养蟹模式的产量和利润远高于传统养蟹模式。该模式具有大规模复制的能力。

目前,整个田文乡共有67户养蟹农户,主要集中在忠后村和忠富村,养殖面积超过20公顷;年产值约1.5吨/公顷,创收近100亿越南盾。海蟹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品种之一,因其营养丰富而受到市场青睐。此外,商业化海蟹养殖是农民转变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方式的基础,有助于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创造就业机会,发展多样化品种,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文章及照片:Ngoc Anh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红树林捕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