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 Ho Cac - 珍惜瞬间
(Baonghean) - 他热爱摄影艺术,曾在捷克斯洛伐克(前捷克斯洛伐克)工作了五年,只为买一套摄影器材带回国。之后,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摄影事业中。从那时起,何可便在摄影领域勤奋耕耘,孜孜不倦,在乡村的朴素瞬间和乡村的劳作生活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快乐的摄影师
![]() |
摄影师 Ho Cac。 |
来到安城稻米区,沿着538省道,离甘山不远的地方,便是摄影师何可的小小照相馆。这家照相馆与当地的孩子息息相关,许多家庭过去都在这里为父母拍摄结婚照,孩子们也来这里记录生活中的幸福时刻。如今,这家照相馆依然保持着简朴的面貌和适中的规模,尽管店主很少没有工作……因为,只要有空,何可就会四处游荡,寻找艺术摄影的角度,有时甚至会找借口“逃避家务”,进行长途旅行。安城的艺术家们经常互相开玩笑:“希望孩子将来富裕很难,但贫穷很容易,给他们买个相机就行了。”他们想“深情地回忆”一下“摄影师”何可的故事:他仅仅因为热爱拿着相机寻找美好的瞬间,就把许多资产“烧”在了摄影上,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转而追求摄影。这也是摄影还未应用数码技术的年代里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为了拍照,必须购买每一卷胶卷,必须使用暗房技术来冲洗胶卷,非常费力且昂贵!
国家摄影协会会员胡可1957年出生于风景秀丽的山区北城乡(安城)清明村。年轻时,他学习成为一名警士,在警队工作过一段时间,后于1981年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工作。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近5年时间里,胡可的一位在布拉格电视台工作的朋友激发了他对于摄影的热爱,胡可似乎把所有的周末都投入到了这项爱好中。即将回国时,胡可把在捷克斯洛伐克工作5年积攒下来的大部分钱都用来购买相机、放大机和摄影器材。这些摄影器材在当时的价值相当于一辆S51-Simson摩托车——这可以说是去东欧的人带回来的一笔财富。回国后,何阁调入省级摄影公司,直接在安城照相馆工作。在那里,他负责宣传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拍摄军人照片,并寻找艺术摄影的瞬间。这些事情对很多人来说难以理解,也有些陌生,但对何阁来说,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
从投稿到报刊、参加比赛、参加艺术摄影展,胡阁很快便成为了义安文艺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的成员。义安的艺术与新闻“摄影村”又多了一个热衷于创作实地考察、积极参与同事和文艺协会组织的专业活动的成员。前义安文艺协会摄影委员会主席、艺术家范黄评价道:胡阁是一位默默工作却执着的专业摄影师。他工作勤奋,对朋友和同事真诚相待,对摄影和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热爱。
村里的艺术家
何阁创作个性不强,在艺术技法上不求突破创新,而是选择了一条静谧的路,以对乡村的热爱为主题,勤于“精耕细作”,这让他终生眷恋。这似乎也与他温文尔雅、淳朴质朴的性格相得益彰。何阁坦言,自幼便被中部乡村的美景所吸引,这美景便成了他不断追寻的灵感源泉。令他着迷的美景并非来自遥远的异乡,而是存在于他日常生活的周围。生活场景朴素而质朴,却难以捕捉、传达,也难以留下独特的印记。因此,对乡村、田园以及乡村劳作生活的点滴追寻,始终激励着他去拍摄。
的确,从何格作品的命名方式开始,就充满了乡村气息,例如:《田间井》、《牧羊人》、《月初一的新月》……即便何格反映的是劳动生活,但他作品中的现实依然是农村手工艺村劳动人民的生活,例如:和米粉的;《在南方捕捞丰收的鱼》;《在盐田里躲雨的》……
![]() |
在盐田里雨中奔跑。图片:Ho Cac |
何可的照片常常唤起一种纯粹、真实的美感,却又不失古老怀旧的韵味。作品《乡村井》(2006年全国美术摄影展)捕捉了吉艾村(安城县福清乡)的井景,焦点是井水映照的天空,映照着仿佛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乡村生活,其中一位身着红衫的乡村姑娘汲水的形象更是锦上添花。广角镜头描绘的圆形井,仿佛要张开怀抱,凝聚村庄的灵魂……深井中长满青苔的石板上,点缀着点点蕨类植物的绿枝,仿佛要融入村庄田野蔓延的绿色之中,营造出一种时空交融的感觉,使乡村井成为过去与现在的交汇点……这幅充满乡村气息的作品,既写实又充满感染力。
照片“Anh ve ngay chu nhan sun”(北中艺术摄影展)描绘了北城乡(安城县)花梅田里播种水稻的场景。逆光拍摄角度的选择,旨在运用过度曝光的手法,展现午后阳光照射在湿润的稻田和新发芽的稻种上,营造出手工播种耕耘后夕阳西下的深红色。照片光线温暖,描绘了丈夫回家与妻子团聚的场景,既展现了村民的辛劳与艰辛,也体现了在分享和热爱劳动中不断绽放的快乐与幸福的哲学。
那些真实、朴实却又充满热情、充满对祖国热爱的摄影作品,在艺术摄影展上留下了胡可抒情、质朴、质朴的风格印记。他拍摄的乡村风光和手工艺村劳动生活照片,也为他赢得了2005年至2010年越南义安省何春香文学艺术奖。同时,他的多幅作品还入选了由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和欧盟联合举办的“气候变化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摄影大赛。
胡阁受到摄影界关注的一幅新作品是一幅描绘自然的画作,名为《栗花时节》。这幅画创作于2014年10月初,作者记录了秋冬交替之际的一个早晨,北盛乡Trai Xanh坝Ru Cam的栗树林。《栗花时节》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照——这是古典绘画的传统题材,但作者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似乎正处于巅峰状态的自然景观之美,并以全新的表现力呈现出来。在深绿色的背景上,盛开的栗花时节照亮了整片森林,倒映在清澈平静的秋日湖面上,突然出现一对大雁拍打着翅膀飞过水面,冲向画面中央。胡阁说,这是他和女儿苦苦寻觅并等待多日的天赐良机。辛苦“追踪”家乡栗林的美好瞬间,终于迎来了一对大雁扑扇着翅膀,在湖面上滑翔的景象。大雁的翅膀飞向美丽的栗林,仿佛连动物都无法“抗拒”自然之美的诱惑。那也是充满着寻找、回归的翅膀,回归自然之美,回归纯净的自然环境,回归最初的本源……
何格选择一条宁静的路,心中滋养着对故土的深厚爱意,这份爱意与日俱增。他拍摄的每一刻,都为他所居住和途经的乡村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其更加美丽动人。这些照片虽然朴素质朴,却蕴含着一种语言,唤起他对故土、自然和乡村的热爱,这份爱意丝毫未减。对何格而言,这既是使命,也是幸福,这份幸福难以言喻,值得敬佩!
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