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hia Thai (Tan Ky):提高可持续NTM标准的质量
(Baonghean) - 开始建设新农村,义泰乡(Tan Ky)最大的担忧和担心是交通和灌溉基础设施的标准。
![]() |
义泰小学(新记)师生的上课时光。摄影:阮海 |
公社成立了国家过渡机制项目指导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后,组织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查;同时,不断组织党支部到居民区开会,深入学习掌握政策;不断在广播系统中向群众宣传国家过渡机制建设和捐地修路的典型事例;多次组织畜牧业、拖拉机维修等科技培训,在示范田为农民部署示范水稻生产。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正确评估,公社同意,人民贡献的一切资源将由公社管理和调节;其中,优先完成未完成的标准,逐步巩固和提高已完成的标准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交通灌溉领域,结合项目方案,动员群众力量,该社共筹措资金245亿越南盾,其中群众出资出力178亿越南盾,用于修建11.9公里的乡间及乡间道路;浇筑9.8公里的村道混凝土;58.4公里的村道巷道全部采用级配碎石,达到规定的100%。除交通投资外,为确保310多公顷水稻和作物种植区的灌溉用水,该社还投资31亿越南盾,用于升级改造9座大小泵站。
![]() |
义泰乡幼儿园师生上课。摄影:阮海。 |
为了提高人民的教育和医疗保健质量,尽管该乡仍然贫困,人民收入不高,但该乡仍投入130多亿越南盾,其中人民贡献了40多亿越南盾,对学校和卫生站的设施进行了基本更新。五年来,该乡已有3/3的学校达到了国家标准;2014年,该乡在第二阶段的卫生工作中也达到了国家标准。迄今为止,义泰乡卫生站不仅为该乡的居民提供体检,还为新富乡、义同乡(新祺乡)、下山乡(归合乡)等周边乡镇的居民提供服务……
该公社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扶持生产模式,提高群众收入。公社结合各项新农村标准的实施,开展了发展经济的竞赛活动。在实施土地整理和地块交换后,公社将新清村的30公顷土地按照大田模式投入生产;培育了一批高附加值牲畜养殖模式,确保了卫生和疾病安全;将百达村数十公顷土地从低效种植转变为种植甘蔗。
![]() |
Nghia Thai 公社(Tan Ky)的砖块生产。照片:阮海 |
公社还开办了多所培训班、职业培训班,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制定政策,让农民在购买拖拉机、实行规模化经营时享受利息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向银行或公社人民信用基金借款,发展经济。
由于采取了上述积极措施,公社已初步培育出一批新的树种、动物品种,并增加了副业,为数百名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五年来,公社人均收入几乎翻了一番,从2011年的1150万越南盾增至2016年的2220万越南盾;93.3%的工人拥有稳定工作;数十户家庭住进了高层建筑,不再住临时住房;贫困率从16.4%下降到5.08%。
义泰乡党委书记潘金山同志分享道:“为了改善义泰乡人民的生活,建设新农村最实际的就是发展交通和学校。义泰乡曾经是一个交通落后的乡,看到学校设施破旧不堪,心里很不踏实。所以动员起来,大家一看就明白了目标,纷纷响应,纷纷出资修建学校和道路,非常方便。现在,群众直接享受到了,大家都很兴奋,也很自豪。”
![]() |
义泰乡道路建设。照片档案。 |
本着建设新家园的共识和共同努力,义泰乡人民不仅捐献了数百亿越南盾用于重建乡基础设施体系,而且还动员和投入了数千亿越南盾用于重建房屋、扩大生产经营。
义泰乡从一个在NTM项目初期仅达到6-7项标准的公社,经过五年多的时间,已经完成了全部19项标准的终点线目标。义泰乡对NTM项目终点线的旅程感到兴奋,但正如公社党委书记潘金山所言,他担心的是:该公社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一些标准尚未取得显著成效,在减贫方面,一些模式和产业在产品产出方面存在困难,并且不具备转化生产技术的条件……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义泰决心完善和维护NTM标准,并制定了路线图,努力朝着切实可行和可持续的方向提高标准的质量。
阮海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