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中的同情心
(Baonghean.vn)- 义安省各单位、部队和人民本着团结互爱的精神,团结一心、与前线并肩作战、“共克时艰”,为早日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增添力量。
翻译后立即新冠肺炎河静省疫情发生后(6月5日),义安省不畏艰难险阻,派出52名干部、医生、护士和设备支援邻省,以坚定意志、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的精神,帮助邻省在最短的时间内早日控制住疫情。
6月13日,该地区荣市自首例感染病例出现在社区以来,新冠肺炎病例不断增加,必须封锁的地点也不断增多,抗击疫情的一线人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有时甚至在连续多个不眠之夜进行追踪和检测后精疲力竭。警察、士兵、民兵和民防部队必须“竭尽全力”,在医疗检查站、封锁区域以及通往城市的道路上执勤,确保安全、秩序和社会安全。
![]() |
荣市设立了检查站,用于管控进出各关口的车辆,此外,还在各坊和乡镇设立了数十个小型检查站。由于义安省正进入高温季节,在40华氏度(约4摄氏度)的高温下,检查站的执勤人员难以履行职责。图片:文件 |
全体一线医护人员不畏艰辛,不畏酷暑,奋战在疫情最前线。一双双饱经风霜、汗流浃背的防护服,以及长时间戴着橡胶手套、布满皱纹的双手,不仅印证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苦卓绝,更彰显了医护人员乃至全体一线医护人员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坚强意志。
在全省奋力抗击疫情的时期,也涌现出关爱他人、共享共赢、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良好典范和做法。哪里有封锁,哪里有防疫站,哪里就有美好的举动和善举,并不断传播和繁衍,汇聚成社区之美。当地许多单位、企业、组织和个人持续支持和捐赠物资,包括生活必需品、医疗用品以及风扇、空调办公箱等设备。
![]() |
义安报社向行迪乡奎峰边防站捐赠一台冰柜,用于防控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图片:黄荣 |
特别是在被送往抗疫一线的爱心人士中,还有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如荣市河辉塔坊11号小区的阮陈明英,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捐献给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金,金额为1亿越南盾,希望为医生、护士和地方政府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琼琉县琼林乡6组陈氏蓉女士(100岁)拄着拐杖前往村文化馆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希望与全省携手合作,早日战胜疫情。
荣市黎利坊明红餐厅老板黎文红夫妇为抗疫部队免费提供了2500份餐食;荣市河辉塔坊三越餐厅老板阮清海夫妇(1987年生)和阮氏玄庄夫妇(1991年生)则选择将餐厅改造成厨房,为前线部队免费提供餐食。荣市武泰光先生组织企业将装有空调的办公用集装箱运往出入荣市的国道检查站和防疫站,作为官兵每次换班后的休息场所……
![]() |
学生们一起制作了“假耳朵”和防溅护目镜,送往抗疫前线。图片:档案 |
连日来,全省众多企业、组织、机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捐款。省祖国阵线委员会号召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后,全省已捐款超过540亿越南盾(其中,捐款总额超过480亿越南盾,物资价值近60亿越南盾)。此外,宜禄、演州、琼琉、太和、南丹等县的祖国阵线委员会每天都收到大量来自民众的物资,为疫情防控一线的职能力量提供支持和贡献。
这就是“互爱互助”的精神,守望相助如同一股清风,驱散了前线的疲惫、困难和压力。社区的团结是坚实的后方,为抗击新冠疫情的前线增添了力量,也激励着工作队在极其艰苦、默默无闻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 |
当局和民众向荣市雄勇坊隔离区捐赠生活必需品。图片:文件 |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多变的发展,义安人民的情感天性被重新点燃,形成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分享关爱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全省人民同各级党委、政府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力量,继续打赢“抗疫如敌”的硬仗,早日战胜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全省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