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巷里满满的都是回忆……

河江 - 玉归 - 水荣 March 3, 2018 07:00

(Baonghean.vn) - 多年前,我在义禄县义方乡为阮氏雪烈士的母亲撰写报道时,那位驼背母亲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家乡的小巷里满满的都是回忆……

1. 一个离开,一个留下

很多年前,我去宜禄县宜方乡写关于阮氏雪烈士母亲的文章时,脑海中浮现出一位母亲佝偻着背、眼神呆滞地坐在槟榔架旁,眺望小巷的画面。那一年,雪的母亲即将年满九十岁。四十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等待着远赴战场的儿子,却再也没有回来。四十年,足够让曾经的黑发女子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足够让家乡的弹坑变成绿油油的田野和草地。但这并没有动摇母亲心中对儿子终将从小巷归来的信念。她想象着儿子放下背包,灿烂地微笑,紧紧地拥抱着她,想象着自己伏在儿子宽阔的胸膛上哭泣。

儿媳告诉我,有些夜晚,尤其是下雨的夜晚,母亲会起床,离开床铺,走到巷子里。母亲会说,要是丹(我儿子)回家,我来不及开门,把他淋湿了怎么办?每天下午,母亲都会在槟榔藤旁悄悄地跟我说话。槟榔叶在我手中颤抖。母亲相信那是丹上战场前种下的槟榔藤,种下来让我母亲嚼着吃,并承诺等他凯旋归来,会娶我为妻。槟榔叶会在两家人的唇上飘香……我心里想着,如果没有这份坚定的信念,雪娘也不会有力量活到今天。我们像往常一样,告别母亲,母亲缓缓的脚步引领我走向巷子。母亲静静地站在午后的紫色阴影里,不远处是芳蒂河,河面上满是战争的痕迹,潺潺的波光中流淌着潺潺的波涛。母亲指着脚边,就在这条小巷里,丹的人生第一步就在这里迈出。送他离开的那天,母亲也站在这里,抽着烟,看着他挥舞的手……

诗人王强(诗人石桂的弟弟)——一个在外漂泊了大半辈子的人,但他说他的灵魂在家乡同璧。家乡的每一条小巷都洋溢着对乡村的热爱,乡村的味道。在离家的梦里,他总是想象自己漫步在小巷里。小巷蜿蜒,竹林芭蕉成荫。背后是乡村,前面是田野。树枝上,红胸鹎、白带鹡鸰,莺儿整天忙着捉虫。云雾缭绕在桂山上。那条小巷,远嫁的村姑和外嫁的村姑常常在此驻足,与村里的人和土地告别,也迎接他们成为村里的公民。村民们回祖父母和祖先身边时,也会路过这里。送葬队伍常常会停下来,悲伤的鼓声响起,作为告别。

2. 正如这个长篇故事的标题所说……

每条小巷都有自己的形状,自己的印记。每当我踏进一个村庄,我总会留意那些小巷。洪涝村雄雷(Hung Rioi,音译)的竹林小巷。清莲、清仙(Thanh Chuong,音译)槟榔树成行的小巷。演州(Dien Bich,音译)用竹子晒网封闭的小巷。琼芳(Quynh Luu,音译)和演文(Dien Chau,音译)的盐村和鱼村的咸味小巷。永德(Vinh Duc,音译)弥漫着宣纸和花生糖香味的小巷,杜良(Tru Son,音译)弥漫着炉灶烟味的小巷。倾斜的砖砌路面的狭窄小巷。长长的水泥小巷。带有弯曲的树叶拱门的小巷。来来往往的脚步声或熙熙攘攘或安静祥和。乡村的小巷,似乎敞开,又似乎闭合。一条小河汇入那条大河,便是外面的村道,从村道再流出,便是省道、国道。乡间小巷——最初打开道路、开阔视野的地方。也是乡间小巷,关上熙熙攘攘的一天,关上一扇门,有时只用竹子、芦苇编织而成的归路,围绕着一栋房子,承载着多少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苦乐参半……

出门到乡间,可以看到村道。出门到乡间,可以吹着南风,看着月亮,闻着槟榔和柚子的香味。乡间的小巷里开满了鲜花。有三月的黄花、柚子花,有像新衣服一样热烈燃烧的红色木槿花,有娇嫩的白色川枝花。清晨的太阳从草丛上升起,露珠串成一串珍珠,闪着七彩的彩虹色。有美丽的篱笆,有粉红色丝线般的菊花,似乎要把我们的童年缠住。有绿叶丛生的杜鹃花,结着小小的、成熟的黄色果实……夜晚飞舞的萤火虫、蜻蜓纤细的翅膀、蝴蝶扇动的翅膀、蜜蜂的嗡嗡声照亮了小巷。不禁让人想起阮平,每一首描写乡村的诗,总能隐约看到田园小巷深处那浪漫的景象:有篱笆很低的小巷,一眼望去,就知道“邻居家的灯亮了”,说着:“等你吃饱了油腻的饭菜,你就会过来/我们同在一个村子,同在一个巷子里,亲爱的,何必着急?”有一条小巷,“她家就在我家隔壁/一篱笆绿油油的木耳菜”,一二月的细雨里,当村的划船队经过的小巷,让任何一个村姑都梦寐以求地记起那句诺言?

乡间小巷,是谁如此巧妙地创造了乡间小巷?如同进入院子或门廊前的短暂停顿,如同一则关于房屋、人们命运的长篇故事的引子,仿佛蕴藏着太多的乡愁和回忆。乡下人在这里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在这里远行,在这里告别,在这里相遇,在这里憧憬……

3. 在农村长大

我也是生长在乡间小路上,怀揣着太多挥之不去的乡间回忆,后来身处都市,多年仍忘不了那条小小的乡间小路。童年时,我曾拙劣地写下一首诗,乡间小路是“我踏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在那里,我依然能听到祖父栽种的竹林嘎吱作响,内衣下飘荡着竹叶船,红色的芙蓉花,一扇扇绿色的窗户敞开,迎接清晨的阳光,祖母的催眠曲,流浪的侨女,还有那鹅毛般不平的美州姑娘。我学走路的时候,父亲把砖头和泥巴捣成小块,铺在地上,好让我在雨中不至于滑倒绊倒。在某个地方,有我等待母亲午后回家的脚印,也有被母亲责骂时,我流下怨恨的泪水。我总是怀着米纸和芝麻糖般的兴奋,在巷子里迎接她从集市归来的身影。那是奶奶听到鸟儿叫着要水,叹息着汛期即将来临的地方。也是她听到鸟儿的鸣叫,猜测着父亲在远方工作,即将回家的地方。那是朋友每天喊我去上学的地方。那是奶奶在午后散步时呼唤我,在每个雾蒙蒙的午后,她用扫帚扫落叶的轻柔声响起的地方。

那是我挚爱的乡村小巷,是童年里那些神奇的叫卖声。谁要冰淇淋,谁要糖果,他们拉得越长……鸭子和鸡的羽毛,断带的破凉鞋,在巷子里喧闹,换来了多少天真的童年欢乐。圆滚滚的弹珠,传递的木棍,棋盘游戏,捉迷藏……在那个乡村孩子的心中,依然光彩夺目。那里,有一个童话,依然躺在那里,等着我回来,尽管我早已不再相信童话,但这个长大的孩子知道,无论离我多远,我永远属于我的家乡。

也是在这条乡间小路上,我又怎能忘记一月阳光明媚的午后,初恋的目光。青春岁月,充满着惊喜,“一瞥成情”。只有阳光,映红了我的脸颊。

同样在这条乡间小路上,我又怎能忘记五月送别奶奶的那一天,阳光炙热地照在万寿菊篱笆上,刺痛了我的眼睛,让我热泪盈眶。

乡间小路就是这样,它的长度可以用脚步来衡量,却怎能衡量思念的长度,乡村的长度。它是每个人迈出的第一步,到幸福的新婚之日,再到死亡之日的里程碑……默默地见证着悲伤,喜悦,风雨的更迭。

默默地看着家乡母亲们的心境,送别丈夫儿女,却又无尽地等待着岁月,等待着从青春年华,等到白发苍苍,蜂腰驼背,再拄着拐杖站在村巷边。母亲们把“陌生变成熟悉”,又把“熟悉变成陌生”。

那是欢笑与泪水最深沉地渗入这片土地、这片村魂的地方。啊,我的家乡巷!


水荣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家乡的小巷里满满的都是回忆……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