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村是西义安省规划最独特的村庄。
(Baonghean) - 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托族村庄,其村庄规划成棋盘状,道路宽敞,房屋整齐。
这片土地也拥有学习的传统,许多人曾担任过省、县领导,甚至国会代表。那就是龙村……义丹县选定的模范少数民族村落建设地。
![]() |
从谷歌地图上看到的龙村呈棋盘格布局。 |
村庄像家一样的“TAM LUNG”
事实上,龙村是义丹县义利乡三个村庄的总称,包括龙上、龙平和龙下。世世代代,这片三面环山的土地上的人们始终以故土的传统为荣,并拥有许多在其他地方难以寻觅的独特风貌。
黎兴林先生是一位现居龙下村的老兵。他曾在乂安省委工作多年,退休后选择回到故乡。他热爱龙下村的历史,研究和收集文献,撰写了《龙下村叙事与回忆录》。这本回忆录被视为龙下村的历史。通过黎先生,他揭示了许多关于乂安省和清化省交界处深山老林的有趣细节。他讲道,过去,他的祖先选择这片土地谋生立业,是因为这里地处群山之中,山谷密布——芒语称之为“龙下”,平原平坦,土地肥沃,水脉纵横,泉水潺潺,溪水碧绿。
![]() |
黎兴林先生(中)介绍半个多世纪前绘制的龙村地图。摄影:Thanh Duy |
土地肥沃,鸟儿聚集,各地居民纷纷定居,形成了昭村、金桥村等许多古老的村落,但唯有龙村最为繁华发达,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村落。
人生虽然坎坷,但龙村古今不同宗族的人们,依然和睦相处,如同一家人,以诚信为处世之道,以重情义为处世之德,以仁爱为生存发展之心……
八月革命后,村里只有少数人能读会写国语,但现在这个村子以科举考试的传统而闻名。林先生回忆说:龙村曾以拥有一支成熟的政治和社会干部队伍而闻名,这是义丹县其他任何村庄都没有的。龙村许多人都曾担任县委委员、县委书记、义丹县人民委员会主席,还有多达3人担任国会代表,包括黄公图先生(第三任)、黎武风先生(第四任)和黎青祺先生(第八任)。迄今为止,义安省西部地区还没有一个少数民族村庄取得过这样的成就。
更何况,龙村也是越南和老挝两国坚定友谊的象征。据林先生介绍,过去,在老挝人民革命党与王宝匪帮作战期间,龙村村民们曾放弃自己的房屋,让巴特寮士兵驻扎,并曾荣幸地接待老挝高级官员的来访。
和林先生坐在一起,不仅村庄的历史,村庄规划也充满了惊喜。那是1956年的村庄地图,上面沾满了岁月的痕迹,清晰地显示出三个村庄:上、平、河,它们以棋盘格的图案排列和规划。
![]() |
Nghia Dan 区 Nghia Loi 公社 Lung Thuong 村的宁静景色。照片:Thanh Duy |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龙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黎忠猛先生打开谷歌地图,指着村子的位置。那是一条条横竖的道路,构成了方形的街区。每个大街区长100米,宽60米,每个大街区里又有长50米、宽30米的小街区。古人规划有序,每个街区的房屋排列整齐,道路宽敞,轴线宽度都在7-8米之间,这在高地村落和低地村落中实属罕见。
乡村模型
为提升龙村的价值,近年来,义利乡党委、人民委员会致力于将龙上村打造成为少数民族模范村。在国家支持下,道路两旁铺设了宽敞的水泥路。道路两旁,村民们种满了鲜花,为村庄增添了宁静的气氛。此外,从龙上村门口出发,约1公里处,村民们手拉电灯,照亮了总长近1公里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村委书记黎重表示,龙上村自2007年至今一直保持着文化村的称号。
![]() |
Nghia Dan 区 Nghia Loi 公社 Lung Thuong 村文化馆。照片:Thanh Duy |
近期,义丹县落实村村合并政策,将龙上村和龙下村合并,选定为全县示范村。义利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越胜表示,合并后,该乡着力引导群众淘汰混合菜园,改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同时动员群众携手合作,逐步拆除土路;并捐款支持拆除剩余的9栋临时住房。
特别是在文化方面,要继续保存和传播到更高的层次,首先,要建立适合合并后两个村庄家庭文化生活方式的新村庄公约,维持已有文化俱乐部的活动,并建立新的俱乐部来表达和保存人们的文化特色和身份。
义安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潘文平先生介绍了龙村少数民族模范村建设情况,表示该政策已经县领导讨论通过。其基本内容以《义安省模范新农村居住区建设标准》为蓝本。县政府将集中资源,将龙村建设成为模范新农村,并在各村、各村推广新农村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