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化两位爱国者的合葬墓
位于顺化市中心约 3 公里处的慈孝松山(水春乡)上,是两位爱国志士太漂和陈高文的共同陵墓。
他们是维新起义的领导人。起义失败后,他们于1916年5月17日在顺化安和公社被捕并被斩首。
![]() |
顺化市两位爱国者泰漂和陈高文的合葬墓。图片来源:武清 |
两位爱国志士葬在同一坟墓里的故事与他们的越南光复会运动女同志张氏阳女士有关。
1916年一个夏日清晨,泰漂和陈高文在前往基地的途中被捕,被处决后,法国殖民者将他们合葬。
看到两位同志的遗体躺在一片荒凉的田野中央,张氏杨女士偷偷地将他们的遗体从安化运到杰毛僧塔附近(顺化市水春乡)。
![]() |
张氏杨女士将战友的遗体埋葬在坟墓中,以保守秘密。摄影:武清。 |
杨女士告诉她的子孙,1925 年 6 月 25 日(即素年)5 月 5 日凌晨 3 点,她和亲戚 Dang Khanh Di 以及大忠寺管理人 Nguyen Huu Canh 先生直接前往 Thai Phien 和 Tran Cao Van 的遗迹。
据杨太太说,两位老人的坟墓由守墓人秋娣(Thu Ty)看守,秋娣的儿子病了,所以她在那里搭了一间小屋,既守墓又照顾儿子。她赶到后,告诉秋娣这是她叔叔的坟墓,然后付给秋娣6盾,给了病儿子3盾,又雇了另外5个人,一共24盾,把遗骸挖出来。
收到遗体后,她付了全款,雇了两辆车,一辆装着她和两个骨灰瓮,另一辆装着邓庆迪和阮友景。然后,她又雇人挑水,亲自清洗了两人的遗体。“陈高文先生被斩首时,穿着一件布衣,布衣还粘在骨头上。我雇人挖了个洞,建了个墓,花了4盾。”
十一天后,挖掘工作面临暴露的风险,于是杨夫人趁着夜色雇了四个人,把两位老人的遗骸挖出来,埋葬在如今的翠春乡。为了避免被人窥探,她把两具遗骸埋在同一个坟墓里。在旧坟墓里,她仍然把它重建成一个完整的土堆,并小心翼翼地用栅栏围起来,“就像从来没有人动过一样”。
1956年,杨夫人为两人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陈高贵公——泰维贵公之墓”
1992年,泰漂与陈高文的共同墓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历史遗迹,并获得国家拨款进行修复,并修建了一座4.3米高的纪念碑。
古墓至今保存完整,为圆形碎石堆,墓前有1956年立的碑。整个墓室及纪念碑呈长方形,长7.2米,宽7.6米,四周有栏杆。
泰漂,1882年出生,岘港市锦黎县和发坊义安村人。自1913年起,他担任中南地区越南光复会领导人之一。 陈高文1866年出生于广南省田盘县田光乡土富村。1916年,他与国王维新、太平军一起领导起义,并曾在富安省任职一段时间。 |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