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渔民点火焚烧“神鱼”
(Baonghean.vn)- 鲶鱼(Cua Lo镇的Nghi Thuy居民常称其为“天鱼”)是一道独特的菜肴,尤其在春节期间备受欢迎。每年十二月底,一些家庭每天要加工300至500公斤鲶鱼,以便及时供应市场。鲶鱼的制作过程相当繁琐复杂……
“一分钱一分货”
![]() |
家住桂罗镇义水坊9号小区的阮氏孟女士拥有40多年的凤尾鱼加工经验。图片:Thanh Phuc |
家住门罗镇义水坊第8小区的阮氏孟女士(65岁)从事凤尾鱼加工已有40年,她说:“我是这里的老乡,跟我爸妈学的凤尾鱼加工手艺,很精细,很讲究!”
通常凌晨三点左右,她和女儿就会去码头,等渔民的船回来,挑一批又一批新鲜、美味、大小均匀的鱼,带回家清洗。“洗鱼也需要技巧和细心,洗的时候一定要洗干净,鱼鳞不能掉。”她说。
![]() |
鱼蒸熟后,用炭火烘干。图片:Thanh Phuc |
洗净鱼后沥干水分,然后开始塑形。“你必须把鱼弯成一个圆圈,用嘴衔住鱼尾(可以用竹牙签或鱼线固定),要对称,不能歪斜,也不能弄断鱼刺,”曼女士说。之后,把鱼放入蒸锅蒸熟,从锅里取出,放在铁架上沥干水分。
炭炉上扇风,待炭火烧透,将鱼架放上去烘干,烘干过程中要均匀地翻动鱼身,注意炭火温度适中,不要太烫,否则鱼鳞会被烤焦黑,不美观。当用手摸鱼感觉干爽,不再粘手时,将鱼从炭炉中取出,摆放在圆形的铁架上。点燃炭炉,用甘蔗渣或新鲜的甘蔗皮覆盖。当看到烟雾缭绕,带着甘蔗的甜味时,用一个空桶盖住炭炉,将鱼架放入桶中,盖上盖子。鱼是用甘蔗渣熏制的,由于蔗渣中残留的糖蜜,一层层的甘蔗皮渗透到每条鱼体内,所以鱼肉香甜可口。熏制完成后,鱼肉会变成美味的金黄色。
![]() |
义水渔村的村民们有一个秘诀,就是用甘蔗渣(壳)在密闭的木桶里熏制鱼肉,让鱼肉散发出甜美的香气和亮丽的黄色。图片:Thanh Phuc |
亲眼见证凤尾鱼的加工过程,你就能感受到工人们的细致。曼女士说:“一批大约五十万条的凤尾鱼需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由于工序繁多,工序繁多,村里只有十户人家从事凤尾鱼的贸易和加工。其余的人则乘船出海捕鱼,在码头烧烤或在市场上出售。” 曼女士分享道。
春节期间需求旺盛
在沿海民族的信仰中,鲶鱼象征着圆圆的天。因此,在春节的托盘上,除了象征“方方正正”的绿色小笼包外,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一盘鲶鱼,祈求新的一年海风平浪静,渔民鱼虾丰收。后来,祭祀鲶鱼的习俗便传遍了各地。
![]() |
圆形的鱼象征着“天堂”,人们选择在春节供品上摆放鱼。图片:Thanh Phuc |
“除了象征天堂之外,糖蜜炖鲶鱼也是一道美味佳肴,肉质紧实,刺少,香味浓郁,口感丰富,不腻,而且做法简单,因此很多人选择它作为春节的菜肴。此外,鲶鱼体型圆润,摆盘时非常醒目,使盘子看起来更加美观协调。鲶鱼可以长期保存(在冰箱里可以保存数月不变质),炖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鲜美,因此很多人选择它作为春节的礼物。”义水市鲶鱼商贩黄氏燕女士说道。
![]() |
很多人会在春节期间购买鲶鱼作为礼物。图片:Thanh Phuc |
凭借上述“优势”,这种鱼在春节期间颇受欢迎。“人们会买来做春节供品,或者作为礼物赠送,或者寄往国外……”
整个村子一度有大约100户人家在加工凤尾鱼。今年春节期间,每家每户加工后的凤尾鱼有时能卖出几百公斤。凤尾鱼的价格在3万到8万越南盾(视大小而定)之间,按重量计算,每公斤大约在12万到15万越南盾之间。而码头上新鲜凤尾鱼的价格仅为每公斤4万到6万越南盾。凭借着劳动和利润,许多家庭依靠凤尾鱼加工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温饱。然而,凤尾鱼只在农历十一月到二月有供应,所以在一年中的其他季节,人们就转而加工其他种类的鱼。”宜水坊农民协会主席杜世英先生说道。
![]() |
随着春节临近,鱼类需求量激增,宜水镇的海鲜开发和加工村村民们正忙着进行初步加工。烤鱼场也开足马力。图片:Thanh Phuc |
临近春节,为了满足祭坛装饰、春节食品和礼品对鱼类的需求,宜水人忙于捕捞、加工和包装各种产品,如:鲭鱼、鲹鱼、黄条鲹鱼、凤尾鱼、鱿鱼干、一晒鱿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