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区的儿子
(冯宪光)潘文胜出生并成长于一个革命传统的国家(兴原县兴西公社),还在上学时就梦想成为一名边防士兵。
2000年,高中毕业后,Thang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而是自愿加入了义安边防部队。经过19营训练场数月的刻苦训练,一等兵Phan Van Thang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考入边防一中。
潘文胜以少尉军衔毕业后,被上级指派到乂安省边防部队奠基站群众动员队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部队指挥部党委发现他精力充沛、热情高涨、责任心强,便委托他直接负责宗教事务。
潘文胜高级中尉资助裴氏传女士 (Pui Thi Truyen) 一家 (Dien Hai 乡 Phuc Thinh 教区) 捐赠 100 万越南盾,用于建造大团结之家。
工作初期,令他担忧和苦恼的是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辜负单位和当地党委、政府以及群众的信任,因为这是一个形势复杂多变的地区:刑事犯罪日益猖獗,社会弊病日益增多;文化程度低,贫困户增多,生育三胎及以上子女的比率不断上升。此外,政治体制运行不均衡,党组织需要协同运作。天主教徒普遍对社会工作和工会工作轻视,只注重宗教工作。
随后,潘文胜中尉运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以及借鉴队友的经验,践行“四个坚持”(坚持党的决议和政策、坚持部队和地方的政治任务、坚持地方、坚持人民)的方针。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掌握当地情况,他建议党委和部队指挥部配合田州乡党委和政府组织建设和巩固福盛教区政治基础。他建议上级党委成立党支部,并直接参加党支部的活动。自此,田州乡党委第8村党支部成立,共有3名党员。 Thang中尉现在既是该区的主管干部,又是支部党员,每天密切关注、贴近教区居民,为支部出台了许多符合实际的领导决议。
凭借着他热心、勤于学习、了解风俗礼仪,以及堂区领导和官员的支持,他已培养了9名优秀教友参加党员慰问班。目前,党支部已发展了3名党员。
他还与党支部和执委会一起,建议并建议各级各部门、各乡各区投资兴建设施齐全的文化之家,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成立了12个自治保安队、1个祖国阵线分委员会,巩固了青年联盟和妇女联盟,使其系统深入地开展工作。动员兴建3栋政策家庭大团结住房,总价值超过1.6亿越南盾,帮助9名适龄儿童入学,打造了2个家庭经济发展样板,目前这些家庭已摆脱贫困。他还定期资助一名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孩子。
此外,他还是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之间的桥梁,在政府和教区居民之间建立信任和联系;引导群众践行“敬天爱国”、“过好生活、信好宗教”的理念,结合“创建先进宗教小区、模范天主教家庭”运动,落实“全民团结一心,共建文明小区”的各项措施;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打击犯罪和社会邪恶的斗争,特别是开展“三无”运动(无犯罪、无毒品、无社会邪恶),得到了群众的热烈响应,并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因此,到2007年,福盛天主教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村党支部连续5年获得优秀、强势称号,各部门、组织也一直保持良好或更好的成绩。
随着福盛堂的发展进步,潘文胜也从中尉晋升为中尉,再晋升为中尉。他还荣获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四枚奖状、连续三年的基层竞赛战士称号和连续五年的优秀党员称号。8村支部书记裴青严先生自豪地说:“现在,对堂区所有人来说,高胜(福盛堂大部分成员都姓高)都是堂区的儿子了。”
雄风-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