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人民对玉米丰收感到高兴。

怀秋 November 15, 2023 09:31

(Baonghean.vn)——近日,三光边境乡(Tuong Duong)白苏村的村民们迎来了双重喜悦。他们不仅收获了玉米,还迎来了“团结季节”,村民们互相帮助收割玉米。

丰收在望,互帮互助,收获玉米

当玉米地里挂满结实鲜黄的玉米穗时,三光乡白苏村的村民就开始收割玉米了。

三光乡农业干部阮氏怀与村民们一起下田收获劳动成果,她说,今年夏秋玉米,白苏村种植了53公顷玉米。按照棉花和谷物的实际收成率,预计夏秋玉米单产较高,约为每公顷4.5-5吨。除了种植夏秋玉米,白苏村村民还在肥沃的土地上开始种植冬玉米。目前,已有超过22公顷的冬玉米出苗。

bna_Người dân thôn Bãi Sở giúp đỡ gia đình khó khăn thu hoạch ngô ..png
白苏村村民帮助贫困户收割玉米。图片来源:HT

白苏村参与玉米种植的家庭平均每户拥有0.3-0.5公顷玉米地,每茬玉米产量根据面积不同在1-3吨之间,不仅为牲畜提供​​了饲料来源,还可以出售,增加收入。

在黄文山先生的玉米地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玉米地主人不在,但附近有很多人赶紧摘下饱满金黄的玉米穗,装进袋子里,运回黄文山先生的家。

三光乡人民委员会干部阮氏怀在与民众一起收割玉米时说:“这片玉米地有0.35多公顷,属于黄文山先生一家。黄文山先生身患重病,目前在河内治疗。家里人手不足,地里的玉米已经成熟,却无人收割。看到这种情况,政府和邻居们除了捐款慰问外,还私下里主动到地里帮他收割玉米。除了帮助黄文山先生一家,大家还帮助其他有病人或遭遇车祸无法下地收割的人家收割玉米。”

白苏村村民表示,村民有务农、互助的传统,“邻里之间,有难处,互相帮助”。一家人有喜事或忧事,大家互相关心、分享、扶持,视之为生活中的乐趣,共同构建了团结向上的村庄社区。

三光乡人民委员会领导表示,实施先进新农村建设计划以来,边境乡许多农户不仅转变了生产经营观念,发展了畜牧业,发展了经济,而且生活方式和团结也更加紧密。三光乡各村几乎不再有落后的风俗习惯,而是在集体运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文明进步。

积极转变种植结构

2023年夏秋作物季节,三光乡全乡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公顷。据Kha Thi Hien乡人民委员会主席介绍,受旱情影响,近30公顷夏秋作物被迫停种,仅剩约75公顷可种植。对于水稻效益不佳的地区,乡人民委员会指导村民改种其他作物和果树,如玉米、花生、甜瓜等。在Bai So村以及三光乡其他村组,从2022年底到2023年初,村民们已从水稻种植转向种植玉米、西瓜、黄瓜和高产木薯。

例如,2022年底,陈文多先生家在因干旱而荒废多年的稻田里改种玉米。起初,他种植的是反季作物,产量高,耐旱。成功后,他继续种植夏秋玉米。

bna_Người dân thôn Bãi Sở giúp đỡ gia đình khó khăn thu hoạch ngô ,.png
陈文多先生正在收割玉米。图片来源:HT

杜先生说,玉米非常适合溪流沿岸的土壤,因此产量高,籽粒饱满、粒粒均匀,穗粒较大。此外,他还种植西瓜和木薯,并投资建设了一套管道系统,从南昆水坝附近的溪流引水灌溉。

“这片冲积平原缺水,因为远离水坝、溪流和溪流。为了种植西瓜,我们家投资了近千万越南盾,租了一台发电机,犁地、拉电线、买水管。2022年的西瓜和黄瓜季收入超过2000万越南盾,扣除成本后利润超过1000万越南盾,比种水稻的效益还高。今年的玉米也获得了丰收,大家在村里的田地里生产也更有保障。”陈文杜先生说。

看到白苏村干旱地区作物结构调整的成效,2023年,更多农户开垦了这片荒地。到了年底,几乎所有荒地都覆盖上了青翠的玉米地和木薯田。人们还搭建了棚屋,拉起了电线,引进了机械耕作和收割,每到收获季节,这片荒地就变得熙熙攘攘。

Bna_ngô.jpg
夏秋玉米作物——白索村的季节。图片:HT

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该地还引导群众保护防护林,利用无法开发的黄麻林地转为金合欢林和稻米林,利用贫瘠的无价值林区、溪流沿岸土地,发展玉米种植和造林相结合的种植业。得益于此,三光乡已种植林地251.9公顷,其中稻米林近3公顷。

三光乡人民委员会领导在初步部署中表示,今后一段时间,他们将继续推动生产结构向商品生产转变;将经常缺水的水稻田改种玉米和牧草,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重点发展原料林种植,每年平均种植140至150公顷,推广其他一些有效的畜牧业和种植业模式。例如,在白苏、三莲、白沙等村饲养肥育水牛和奶牛的模式;在白苏、三莲等村种植水稻的模式……这些模式正在逐步帮助人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超过3600万越南盾。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边境人民对玉米丰收感到高兴。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