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莱村的村民们欣喜地迎接新村的第一个春天。
(Baonghean)——在经历了最初的担忧和混乱之后,巴哈-克塔特安置区(昆强县石岸乡)在旧年的最后几天里一片热闹景象;丹莱人在他们的新家园迎来了第一个春天,气氛欢乐而激动。
在新家园“扎根”
在经历了从位于门山乡(Mon Son 乡)的科帕特村(Co Phat)和邦村(Bung)的故乡到塔克安乡(Thach Ngan 乡)巴哈-克塔特安置区的历史性“迁徙”近五个月后,22户丹莱族家庭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正如丹莱族人所言,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下,他们如今就像树木一样,在新家园“扎根发芽”。
![]() |
| 巴哈-克塔特安置区的丹莱族人准备迎接新家园的第一个春天。照片:QA |
拜访拉文迪先生(1982年生)和他的妻子拉氏雅女士(1985年生)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精致的小花园,里面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还有竹篱笆、新挖的鱼塘和五彩缤纷的花丛。在打扫房屋准备迎接新年时,迪先生和他的妻子兴奋地说:自从搬到新家后,丹莱人就一直有人“手把手”地教他们种玉米、相思树、蔬菜,养牲畜、家禽,挖鱼塘养鱼……生活虽然仍然艰辛,但至少稳定。大家都热切期盼着在这里度过第一个传统新年。
![]() |
| 新安置区的丹莱族人懂得如何种植蔬菜、挖池塘养鱼、种植玉米…… 图片:吉隆坡 |
今年70多岁的拉氏花高兴地说:“来到这里,有电、有路、有学校、有车站。孩子们和孙子们上学很方便。生病的时候,去看医生也更容易,像我这样的老人家都非常高兴。在相思树采摘季节,很多夫妇会来这里剥相思树皮,每人每天能挣20万越南盾。人们也直接把食物运到这里来卖,所以我们不用走远。”
最令人欣慰的是,丹莱人现在学会了种植蔬菜和玉米。以前,他们只会下到溪边捕鱼,进森林里采竹笋,以此为生。今年,在新村庆祝春节一定会更加欢乐温馨。在最近的全国团结节期间,丹莱人和泰国人民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乐融融。
![]() |
| 在巴哈-克塔特安置区,电力、道路、学校和车站等基础设施均得到充分保障。(图片:吉隆坡) |
巴哈安置区负责人维文孝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安置区,那里一排排高脚屋笔直地连接在如诗如画的山林景色中,绿油油的玉米地里已经准备好收割。维文孝先生说:“来到这里来的丹莱人很快就融入了社会,勤劳耕作,养育牲畜,与当地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建设新生活……”
![]() |
| 塔克恩乡和巴哈村的领导走访村民,询问他们为春节和春季所做的准备工作。照片:吉隆坡 |
陪伴和帮助人们安顿下来
为了帮助人们尽快稳定生活,2019 年 10 月底,当 22 户丹莱族家庭被迎入巴哈-克塔安置区时,昆强县立即指示石银乡党委和政府重点开展培训、耕作和畜牧技术转让、职业培训和生产支持,以便人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 |
| 巴哈-柯达丹莱安置区一角。照片:吉隆坡 |
石银乡党委书记武廷成先生表示:党委已指示成立工作小组,安排工会干部驻扎在安置区附近,并指派党员帮助丹莱族家庭稳定生活。特别是,由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领导的生产指导小组,直接指导村民种植了6.5公顷玉米,提供技术培训,并向村民分发种子,帮助他们在自家菜园种植蔬菜和果树。一些积极参与的村民还在指导下挖池塘养鱼,并利用山坡种植树木,以增加收入,例如安置区内唯一的丹莱族党员罗文湾先生的家。
![]() |
| 石银乡农业工作人员向丹莱族村民讲解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图片:吉隆坡) |
在新住所的第一年,丹莱族家庭将获得水电、食品、购买劳务工具的资金等支持。此外,他们还将获得10公顷生产用地和100公顷林地,并领取林地、农业生产用地和耕地的相关证件。待目前仍居住在溪康地区的5户丹莱族家庭全部迁至安置区后,才会进行土地分配。
![]() |
| 确保民众在新家中安享春日、欢度春节的安全与秩序,也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图片:吉隆坡 |
除了生产支持外,党委和政府始终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在10月20日全国大团结日当天,组织了各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育锻炼等活动……“春节来临,春天也随之而来。除了区、机关、单位和爱心人士的馈赠外,石银乡党委和政府还积极制定了庆祝春天的计划,让丹莱乡的乡民在新家乡不感到孤单,而是在社区的团结、关爱和照顾中迎接一个温暖的春节。”党委书记武廷成说道。
![]() |
| 丹莱的孩子们快乐地去上学。照片:吉隆坡 |
巴哈-克塔特安置区即将迎来新的春天,迎来新的里程碑,诸多喜讯预示着丹莱人民将迎来更加繁荣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