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莱人喜迎新村第一个春天
(Baonghean)- 巴哈-克塔安置区(Con Cuong 县 Thach Ngan 公社)在经历了最初的忧虑和混乱之后,在旧年的最后几天里一片繁忙;丹莱族人民在新家的第一个春天在欢乐和兴奋的气氛中到来。
在新家园“扎根”
从出生地溪康(蒙山乡)的Co Phat和Bung村,到石岸乡的Ba Ha-Ke Tat安置区,历史性地“迁徙”近五个月后,22户丹莱族人的生活开始稳定下来。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下,用丹莱族人的比喻来说,他们如今就像树木一样,在新家开始“生根发芽”。
![]() |
巴哈-克达安置区的丹莱人准备在新家迎接第一个春天。图片来源:卡塔尔航空 |
拜访罗文叶先生(1982年生)和夫人罗氏雅女士(1985年生)的家时,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园子里种满了绿色蔬菜,竹篱笆围着,新挖了一个鱼塘,还有色彩缤纷的花丛。罗文叶先生和夫人一边打扫房间准备迎接新年,一边兴奋地说:“自从搬进新家以来,丹莱人就一直受到‘手把手’的指导,种植玉米、金合欢树、绿色蔬菜,饲养牲畜、家禽,挖池塘养鱼……生活虽然依然艰难,但也算稳定了。大家都热切地期待着这里第一个传统的新年。”
![]() |
新安置区的丹莱人懂得种菜、挖塘养鱼、种玉米……图片:KL |
今年70多岁的罗氏火高兴地表示:“来到这里,有电、有路、有学校、有车站,子孙后代上学方便。生病了,看病也方便,像我这样的老人家都很兴奋。每逢槐树丰收的季节,很多夫妻就来帮忙剥槐树皮,每人每天能挣20万越南盾。人们还会把粮食运到这里来卖,不用走很远。”
最开心的是,丹莱人会种蔬菜、种玉米了。以前,他们只知道下溪捕鱼、进林采竹才能活下去。今年在新村过春节,一定会更开心、更温馨。前不久的民族团结节,丹莱人和泰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活动,玩得非常开心。
![]() |
在巴哈-克达安置区,电力、道路、学校和车站均得到充分保障。图片:KL |
巴哈安置区负责人魏文孝带领我们参观了安置区,一排排高脚屋在诗意的山林景色中连成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已经是垂涎欲滴。他说:“来到这里的丹莱族人融入得相当快,勤劳耕作,饲养牲畜,与当地人民团结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新生活……”。
![]() |
石岸乡和巴哈村领导走访村民,了解他们春节和新年的准备情况。图片:KL |
陪伴并帮助人们安顿下来
为了帮助群众早日稳定生活,2019年10月底,22户丹莱族群众迁入巴哈-克达安置区后,昆强县立即指示石岸乡党委、政府集中开展培训、种植业、畜牧业技术转让、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扶持等工作,帮助群众尽快适应新生活。
![]() |
巴哈-柯达丹莱安置区一角。照片:吉隆坡 |
石岸乡党委书记武廷清表示,党委指示成立工作组,派驻工会干部深入当地,并派党员帮助丹莱族群众稳定生活。特别是,由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牵头的生产指导组直接指导群众种植6.5公顷玉米,进行技术培训,并发放种子,让群众在菜园里种植蔬菜和果树。一些积极分子还被引导挖塘养鱼,利用山坡种植树木,增加收入,比如安置区唯一的丹莱族党员拉万拜一家。
![]() |
石岸乡农业工作人员向丹莱村民讲解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图片来源:KL |
在新居的第一年,丹莱族家庭将获得电力、水、食品、购买劳务工具的资金等支持。此外,还将分配10公顷生产用地和100公顷林地,并颁发与林地、农业生产用地和农业用地相关的土地证。在完成5户仍在溪康地区的丹莱族家庭迁入安置区后,将进行每户土地分配。
![]() |
确保人们在新家过春节、庆祝春节的安全有序,也是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首要任务。图片:KL |
在支持生产的同时,党委、政府始终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在10月20日民族大团结日当天,通过多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育锻炼等方式,为人民送去精神慰问。“春节到来,春天也随之而来,除了县、机关、单位和爱心人士送来的礼物外,石岸乡党委、政府还积极制定迎春计划,让丹莱乡人民在新家乡不感到孤独,在乡亲们的团结、关爱和照顾中,迎接一个温馨的春节”,石岸乡党委书记武廷清说。
![]() |
丹莱的孩子们开心地去上学。图片:KL |
一个新的春天,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个充满喜讯的里程碑,即将来到巴哈-克达安置区,为丹莱人民开辟一条更加繁荣、幸福的生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