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城人民对花生、芝麻和辣椒的丰收感到兴奋。
今年,林城县的玉米、花生和芝麻都获得了高产,人们正利用丰收的机会抬高地基,以避免雨季和洪水的侵袭。
繁忙的收获季节
洪水过后,趁着晴朗的天气,富春村(林城乡)的大多数家庭都收割了花生、芝麻、玉米、辣椒……晾晒后储存在高处。

富春村的村民们纷纷赶到田里收割花生、芝麻和玉米,并耕地准备新一季的作物。从丁春科先生家的大门到小院子和房间,到处都散落着芝麻、玉米、花生和辣椒。
刚从田里回来的柯先生正在巷子前翻动晾晒的芝麻苗,他说今年富春村的芝麻和花生都大丰收,产量很高,大家都很兴奋地收割。“目前,富春村的花生和玉米都已经收割完毕。黑芝麻正值旺季,每家每户都种了几亩黑芝麻。芝麻、花生和黑芝麻的产量都很高。芝麻平均每亩产量约50公斤,精心照料的农户每亩能收获60-70公斤。”——丁春柯先生说道。

丁春科先生和妻子以务农为生,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富春村。今年,丁春科先生种植了4亩花生和芝麻,以及1亩辣椒。芝麻、花生和辣椒都获得了丰收。
他将一亩辣椒的一部分晒干磨成辣椒粉,卖给加工虾和虾酱的家庭,剩下的则进口给贸易商,在市场上零售。他估计,一亩辣椒能带来约1500万越南盾的收入。芝麻每亩产量约50公斤,目前收购价为70万至72万越南盾兑日元,农民每亩可获得300万至400万越南盾的收入。
遇到刚从田里回来的武文辉先生,辉先生高兴地说,到七月底,他家已经收割了超过3亩的芝麻。

“收获后,我把它们放在高柜里,然后租了一台犁,种上了更多反季节芝麻。现在这些芝麻苗已经长出了3-4片绿叶,”武文辉先生说道。
富春村约有180户人家,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作物和天然蚯蚓养殖。小户人家拥有约3-4埂(约2公顷)稻田,大户人家拥有超过10埂(约2公顷)稻田。
丁春科先生表示,他刚刚代表周仁合作社的人民与林城乡官员一起,与韩国商业代表团前往林城考察建立芝麻油加工厂的情况。

根据双方的计划,韩方将投资兴建榨油厂,采购当地生产的芝麻油产品。随后,将在林城乡及省内其他乡镇形成芝麻种植区。虽然这只是调查的第一步,但对于林城乡人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新政府的动向
与韩国商业代表团前往林城乡考察原材料区和芝麻油压榨厂的建设情况,这是新政府在义安省实行两级地方模式后积极参与的举措之一。
林城乡委副书记曹氏姮女士表示,林城乡是在原雄原县雄义乡、雄城乡、周仁乡和福利乡合并的基础上成立的。合并后,林城乡面积近4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1万人。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沿河绵延近12公里的肥沃冲积平原,每年都有冲积物沉积,当地居民正满怀喜悦地迎接丰收和物价上涨的季节。玉米、豆类、花生、芝麻等短期作物长势良好,产量颇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市场价格非常诱人。具体来说,目前干花生价格在每日元35万至37万越南盾之间,玉米价格在每日元7万至7.2万越南盾之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继续上涨。

林城乡官员还表示,通过实地调研,当地交通系统已同步建设,包括乡际公路、林河堤坝以及连接周边地区的交通干线。这些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货物贸易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为充分发挥林城地区的潜力,在实行两级地方政府体制后,林城乡委人民委员会立即着手开展工作,其主要目标是:贴近人民,服务人民。具体而言,乡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村落,了解民众的实际情况和愿望,为新任期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合并后,将继续鼓励推广多种以商品化种植和畜牧业为导向、应用高科技的模式,以期产生积极影响,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这也是当地发展高科技农业生产的关键方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