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先锋”
(Baonghean)——每次我们回到玉林乡(Thanh Chuong)的农村,我们常常听到当地人满怀敬意和爱慕地提起梁文雄先生(1955年出生)。因为他在各项工作中始终是模范,指导人们如何做生意,并且经常在人们生病或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
(Baonghean)——每次我们回到玉林乡(Thanh Chuong)的农村,我们常常听到当地人满怀敬意和爱慕地提起梁文雄先生(1955年出生)。因为他在各项工作中始终是模范,指导人们如何做生意,并且经常在人们生病或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
梁文雄先生出生并成长于金仙乡(Tuong Duong)农村。他小时候,是村里人皆知的聪明伶俐的男孩。家境贫寒,上学路途艰辛,但父母仍然坚持送他去上学。中学毕业后,由于条件不允许继续读书,梁文雄加入了农村青年团,并很快成为农村青年的“领袖”。由于他积极主动、聪明伶俐、反应敏捷,他被提拔为金仙乡青年团干部。之后,他又调任财务主管,一干就是几十年。
![]() |
梁文雄先生开药治病。 |
班韦水电项目规划时,农村乃至整个金田乡都要搬迁到清章县的安置区。起初,许多村民并不同意。洪先生是其中一位前往安置区考察的人员,之后他又回到村里,劝说村民们安心搬迁。多年担任干部的经历让他明白,要想让村民听从他的劝告,他必须先行动起来。2006年底,洪先生家是最早搬迁的几户人家之一,随后村民们也纷纷效仿。农村是最早、最快、最彻底完成搬迁的村子之一!
安置区农耕生活条件与故乡大相径庭,土地贫瘠,缺水,房屋也不符合泰国习俗,不少户人家打算返回湖区居住。此时,作为村长的他再次站出来,动员大家留下来经商生产,虽然眼前困难重重,但只要勤劳肯学,很快就能摆脱困境,摆脱贫困。为了让大家相信他,他不辞辛劳,到周边地区学习经商和务农经验,参加培训班,并从书报上学习。学够了知识后,他又买了洋槐树苗种在分出来的地块上,并按照“取长补短”的原则,间作木薯。
此外,还开垦并扩大稻田面积,确保长期粮食供应;建造牲畜棚,发展鸡、猪和水牛养殖。农村村民认为这个方向合理,纷纷效仿,至今无人返回湖区居住。近年来,随着工作逐渐空闲,梁文雄先生开始行医。他师从父亲和祖父,精通医术。他擅长用简单易得的药物治疗骨关节疾病和肝病。许多人都曾被他治愈,其中不乏来自外地的病人。值得一提的是,他收取的药费并不高,尤其对生活困难的村民和当地居民来说……
文章和照片: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