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的“先驱”
(Baonghean)- 党员魏文典不仅是发展家庭经济的典型,而且还是自觉捐献土地给公社和村庄建设社区文化馆、设立医疗站并积极动员其他家庭为建设高地南农公社新农村的目标作出贡献的模范先驱。
(Baonghean)- 党员魏文典不仅是发展家庭经济的典型,而且还是自觉捐献土地给公社和村庄建设社区文化馆、设立医疗站并积极动员其他家庭为建设高地南农公社新农村的目标作出贡献的模范先驱。
以上是对党龄近30年的党员魏文典先生最简洁完整的概括,他目前居住在桂风县南农乡那村。2010年,当他担任村支书时,了解到公社需要土地建造社区活动室,便与妻儿商量将房子搬迁到近2公里外的一个农场,为公社腾出700平方米的宅基地。宅基地转让后,剩余的840平方米土地用于建造鱼塘,是用水泥浇灌的,但在公社干部的劝说下,他准备将其捐献给公社建造医疗站。在他和家人的慷慨捐助下,那村如今拥有了宽敞的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功能齐全的新医疗站,为村民的看病治病提供服务。
有机会与他见面,探讨这一高尚之举,他谦虚地说道:“我是公社的老居民,深知公社土地筹措困难。如果把社区活动室和医疗站建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不仅会给村民的生活和就医带来不便,而且当时我作为村支书,要起到表率作用,带动村民积极性,我的茅屋里就有土地可以居住……”看到他如此有意义的举动,村里20户村民也纷纷自发捐出土地,拆除围墙、砍伐树木,为公社修建新的乡村道路。
![]() |
迪恩先生(左)讲述其“公民动员”经历。 |
如今,虽然田先生已不再担任党支部书记,但作为农民协会的负责人,他积极动员村里的家庭支持建设排球场地和修建新的乡村道路。为了构建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他走访每户人家,动员大家革新婚丧嫁娶,摒弃落后习俗,并将牲畜圈移出家门。在他的带动下,纳村已有85户家庭将牲畜圈移出家门;许多家庭(泰族和科穆族)逐渐摒弃了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田先生不仅是村里公共事务的先锋,也是经济效益的典范。他把土地规划成综合农场,在溪流下游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在溪流上游建立林场,饲养牲畜。当南农公社还没有种植宝树(泰语中称为Mac ca,一种药用植物)时,田先生凭借在森林中的经历,发现了这种珍贵的植物,并把它带到家附近尝试种植和繁殖。在他的指导下,宝树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如今南农公社拥有近20公顷的宝树,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在他的农场里,他建立了VACR模式,每年带来约1亿越南盾的收入。稳定的收入让他更有条件地培养孩子们听话、好学。他有4个孩子,其中3个已经大学毕业,2个已经找到稳定的工作。
南农乡党委副书记罗氏香女士评价说:魏文典同志不仅率先垂范,主动向村、乡捐献土地,带动村民踊跃捐献,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党员,把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是南农乡泰国族的典型文化家庭。
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