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母有一颗菩萨心
(Baonghean.vn)——尽管他们有7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残疾人,而且家境贫困,但阮氏春女士和她的丈夫仍然张开双臂保护这个身患多种重病的可怜弃婴。
慈悲的母亲
寒风凛冽,我们走访了位于义安省兴原县兴西乡兴盛二村的阮氏春女士(生于1964年)的家。一位白发苍苍的妇女温柔地喂着她最小的孩子喝粥和喝牛奶的画面尤其令人感动。看到婴儿努力地叫着“妈妈!”却发不出声音,所有目睹这一切的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宣太太和丈夫育有七个孩子,但最终还是收养了阮宝宫(2011年出生)——这是他们出生以来的第八个孩子。在遇到宣太太和丈夫之前,这个男孩被亲生母亲遗弃在街头。一个患有不孕不育的家庭得知消息后,收养了他。然而,带他去医院检查后,他们发现孩子患有多种先天畸形,包括唇腭裂、双侧声带阻塞、严重感染以及没有舌头,于是他们放弃了最初的打算。
![]() |
阮氏春女士和她的两个残疾孩子。图片来源:Nhan Duc |
“Cung来到我家也是缘分。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一种无形的情感纽带一直萦绕在我们这个被遗弃的孩子的形象上。最终,我和丈夫决定把他收养,当作自己的孩子。”宣女士回忆道。
那天,宣太太逛街时听到人们谈论一个生病的弃婴,她立刻跑回家和丈夫商量收养这个孩子的事情。幸运的是,丈夫同意了。宣太太的丈夫阮仲荣先生听完妻子的讲述后,立即说:“我们把他收养为我们的儿子吧,我们会把他养大到我们能养多久就养多久。”
第二天,夫妻俩驱车前往义安妇幼医院。沿着产科走廊,他们看到一个摇篮,里面有个小婴儿正喘着粗气,渴着奶,大声哭闹着。直到宣太太弯下腰,抚摸着他的头,轻抚安抚他,他才安静下来……从此,这个男孩成了宣妈妈、荣爸爸的儿子,取名为宝昆。
![]() |
阮氏春女士经常为两个孩子的医疗费用而担心。 |
最初几个月,宝崑(Bao Cung)一直病恹恹的,宣(Xuan)和丈夫放下家务和农活,前去医院看病。由于还没来得及办理出生证明,宝崑去医院时没有保险,所有费用都得由全家承担。“那段时间,我们一家四处奔波,借了4500万越南盾才给儿子付住院费,”文先生回忆道。
那段时间,宝刚多次呼吸困难,全身发紫,瘫软无力。医生曾嘱咐家人做好最坏的打算。但奇迹发生了,孩子动了,又苏醒过来。与孩子一起度过的那些风风雨雨的日子,宣太太和丈夫也同样生活在恐惧之中,夹杂着对孩子的爱之泪水,以及孩子恢复意识时的喜悦。
宣太太分享道:“我和丈夫都是农民,靠买鳗鱼赚点小钱。我们孩子多,每个月初都要操心最小的孩子的奶水问题。所以,我们得更加卖力地工作。上帝赐予我们健康的身体,让我们可以工作。”
![]() |
Xuan女士照顾患有脑瘫的女儿。图片:Nhan Duc |
值得一提的是,宣太太夫妇的第七个女儿患了脑炎,经常住院。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别人也多次劝他们不要收养宝苍,因为“养不起”。但看到孩子如此可怜,夫妇俩又不忍心拒绝……
对未来的希望
宝刚在顺化中央医院接受了颌骨手术后,困难有所减轻。他开始习惯吃粥和面糊之类的软食。正因如此,荣先生和妻子减少了买牛奶的开支。然而,为了抚养两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夫妻俩仍然需要每天辛勤劳作。
七年风风雨雨,曾经体弱多病的宝刚如今更加健康机灵。如今,如果有人有机会见到他,谁也无法想象,七年前,这个被遗弃在路边的男孩,肚脐还没割开,身上伤痕累累,躺在那里,奄奄一息。
![]() |
宝孔如今7岁了,但仍然需要佩戴呼吸管。图片:Nhan Duc |
宣太太说:“看到同龄人上学,Cung很渴望,所以我和丈夫就为他创造条件让他去上课。” 然而,由于患病,Cung的饮食比朋友们更特殊,而且他脖子上还挂着呼吸管,导致一些朋友不小心取了下来,影响了他的呼吸,所以上学一个月后,Cung就不得不住院。因此,Vinh先生和妻子不得不接受把孩子留在家里。
一位目前在美国工作的越南医生承诺为宝刚找一位专家进行舌头移植手术,这让宝刚重燃起对健康生活的希望。按照计划,他们将于10月22日联系宝刚的家人进行手术。“我和丈夫希望手术成功,这样他就能说话、吃饭更方便了,”宣太太倾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