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泰国人民文化特征的人

天鸿 March 11, 2023 08:42

(Baonghean.vn) - 阮福先生一直担心自己族人的身份认同会逐渐丧失,因此在过去的30年里,他一直勤奋地收集古董和与泰国文化相关的物品。如今,他的高脚屋几乎成了一座微型博物馆,展出了1000多件文物。

泰国文物收藏之旅

多年来,位于义安省昆强县昆强镇2号街区的维文福先生(77岁)的吊脚楼,已成为想要了解泰国民族文化的游客群体的热门目的地。尽管他年事已高,生意兴隆,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但每次有客人来访,维文福先生总是热情地介绍每件文物。这座毗邻7号国道的吊脚楼,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游客每次到访昆强县时可以免费参观的博物馆。

“有时我很累,没有空闲时间,但每当游客来访时,我都会尽力介绍他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每次看到他们来,我都会忘记疲惫。我真心希望他们了解泰国文化。” 阮先生说道。

福先生是一位退休干部,目前在街区颇有声望。他出生于孟夸(孟山乡),这片土地以丰富的泰国文化而闻名。福先生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四代近三十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那时,男人耕田捕鱼,女人纺丝织布……因此,从小,泰国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阮福先生在展示农具的区域一角。图片:Tien Hung

与当时许多高地人不同,阮福先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尽管当时经济状况不佳,但道路交通十分艰难。要去上学,必须前往离家约20公里的城镇。阮福先生18岁时离开家乡,前往河内求学。“生活非常艰难。战争期间,每次我去河内求学,都必须步行到清化省乘公共汽车。”阮福先生回忆道。

完成学业后,福先生被分配到荣市工作。他说,从学生时代到毕业后,即使生活在城里,他依然无法忘记泰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母亲纺丝织布的身影,以及竹笛悠扬的乐声,依然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与此同时,他也担心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正在逐渐消逝。每次回到家乡,他都会感到难过,因为许多美好的风俗习惯已不复存在。很多人甚至不会说泰语。一些曾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也逐渐被丢弃。从那时起,他决定踏上收集和保存泰国民间文物的旅程。

“我希望我的后代能够了解祖先的生活。因此,我从90年代初开始收藏,当时我家从孟山搬到了昆强镇。我先是搬离了家乡典型的泰式吊脚楼,然后开始收集与我族人生活相关的物品。” 福先生说道。

作为一名经常出差的干部,福先生在收藏方面有很多优势。每次他去农村,看到喜欢的东西都会主动要求买。还有很多东西是村民们了解到他的善意后送给他的。

阮福先生目前拥有五套锣。图片:Tien Hung

无价博物馆

参观福先生的吊脚楼,人们不禁惊叹于其文物之丰富及其精美。吊脚楼总面积超过300平方米。2这座博物馆从一楼到二楼几乎都摆满了文物。阮福先生说,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据估计,这座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超过1000件。

走进吊脚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织布机和母亲用过的近百年历史的丝缫,这些都是陪伴着阮福先生童年的物品。旁边是一张看上去颇为古朴的舂米床。阮福先生见我们好奇,便立即用杵敲打着床,发出颇有意思的声音。他还热情地介绍说,舂米床(khack luong)是泰国民间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源于生产劳动生活,与舂米息息相关。在舂米的过程中,为了排解无聊和疲劳,人们有时会敲打几下床面,或者将杵杵互相敲打,发出悦耳的声音,驱散田间劳作带来的各种烦恼和忧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变成了一首歌曲,一种节奏,然后成为一种在节假日、新年、婚礼上表演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笛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泰国人民的灵魂音乐……

泰国人的舂米床。图片:Tien Hung

福先生独特的高脚屋里的文物主要包括生产工具、狩猎、采集、日常生活用品、传统乐器、祭祀用品、丧葬用品……他把所有东西分成不同的组别展示。一个角落是精神文化组,另一个角落是织绣组,还有生产工具组、狩猎和捕鱼组、网织和针织组、民间游戏组、牲畜组、珠宝和服饰组……这个收藏几乎没有缺少任何泰国物品。

登上二楼,映入眼帘的是阮福先生沿路摆放的木质长椅。据观察,这些椅子雕刻得相当精细,形状像鳄鱼,椅面上也有很多栩栩如生的雕刻。阮福先生说,这些椅子是泰国官邸里一百多年前制作的,是他去归州县出差时买来的。

在那一排排造型独特的椅子上方,是福雄先生的锣。虽然没有进行过调查,但他拥有五套锣,或许是如今义安省拥有锣最多的人。深入屋内,物品排列得密密麻麻。有的悬挂在墙上,有的摆放在架子上,一些容易随着时间推移而损坏的物品则陈列在玻璃柜里。从用于葬礼、婚礼、庆典和新年的雕梁画栋、昆贝、喇叭、锣、鼓等乐器,到用于存放个人物品的工具,例如烟斗、箱子、罐子、葫芦、卡本(男士用)和公文包(女士用)。此外,还有狩猎采集工具,例如刀、陷阱、弩、奇迈枪……

阮福元收藏的泰国官邸大门。图片来源:Tien Hung

此外,他还收藏了数百年前用古泰文书写的书籍。据Phuc先生说,他最大的担忧是许多泰国年轻人不再会说泰语,也不会书写自己的文字。“我非常担心。所以我总是提醒我的孩子们回家后要尽量说泰语,这样他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听懂。” Phuc先生说。为了保存身份认同,在自己撰写的家谱中,Phuc先生也记录了很多内容,希望未来的子孙后代能够了解。这些记录了泰国人的习俗,尤其是在葬礼、婚礼等方面。

昆强县文化信息部部长潘英泰先生表示,阮福先生的藏品对泰国人民而言,堪称一座“无价之宝”。“阮福先生30多年的收藏历程弥足珍贵。阮福先生是泰国人民文化认同的守护者。”

根据2019年人口与住房普查数据,越南泰族人口超过180万,是越南第三大民族。在义安省,目前居住着近34万泰族,占该省人口的10.1%,占越南泰族总人口的19.0%。他们是义安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维护泰国人民文化特征的人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