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虾农担心春节期间虾苗歉收。
目前正值春节虾苗养殖的主要季节,但义安省许多地区的虾塘和泻湖在遭受5号台风的严重破坏后仍然空空如也。养殖计划的延误不仅使养殖户面临歉收的风险,而且威胁到年底商品虾的供应。
许多池塘和泻湖遭到破坏,虾类放流计划被推迟。
8月下旬的5号台风给乂安省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虾类养殖业尤为突出。虾类养殖业在许多沿海地区被视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尽管正值春节期间虾类放流的高峰期,琼英、安州、长荣等传统养殖区仍未恢复元气。
.jpg)
据记者报道,截至9月20日,义安省沿海地区仍有多处虾塘废弃。堤岸被海浪侵蚀,温室屋顶被掀翻,水扇系统损毁凌乱。许多虾农担心风暴持续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被迫暂时停产。
安洲乡(原奠中乡)的阮越胜先生拥有2公顷的虾塘,但风暴过后近一个月,他仍然无法进行修缮。胜先生说:“湖岸被冲毁,温室屋顶被掀翻,很多设备也损坏了。修复费用巨大,而雨季和风暴季尚未结束。如果我们现在投资修缮,又遭遇风暴,所有的努力和金钱都将付诸东流。因此,我只能再等等,不敢冒险,但如果现在动工,肯定会耽误春节期间的虾苗投放计划。”

与其他人遭遇同样的命运,阮文海先生——长荣坊顺化街(兴化乡,老荣市唯一的虾类养殖区)的一位虾农——如今也陷入了困境。暴雨过后,洪水淹没了泻湖,堤坝坍塌,防水布被撕破,许多机器严重受损,至今“池塘仍然空空如也”,8个池塘都无法再次放养。
海先生指着林河边被冲毁的堤岸叹了口气:“刚才那场风暴太大了,我根本来不及反应。所有的虾都被冰埋住了,也被冲走了。现在至少还要一个月才能组织人手恢复生产。但这已经过了计划时间。今年本来就是最难收割的季节,现在又晚了,我真担心能不能赶在春节前收割卖出去。”据长荣坊人民委员会报告,5号风暴过后,当地10公顷虾塘受损,主要集中在雄花乡(旧址)一带。
.jpg)
琼英乡被誉为义安省的“虾都”,由明良乡、琼邦乡、琼多伊乡、琼清乡和琼安乡合并而成,拥有近500公顷的养殖面积。这些乡过去都是琼銮县虾类养殖大区。然而,在5号台风过后,全乡超过200公顷的池塘和泻湖遭到破坏,导致虾类大量减产。
琼英乡经济局局长裴春竹先生表示:“暴雨过后,虾塘水源受到污染,泥沙混杂,虾苗大量死亡。乡已下令村民紧急整修,确保春节虾苗能够及时收割,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多年来的自然灾害和流行病已经耗尽了村民的资源。明年虾苗的养殖面积肯定会比往年减少。”
紧急克服并确保安全耕作
据义安省民防指挥部数据显示,8月底发生的5号台风对包括水产养殖业在内的多个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虾类养殖受损、死虾、池塘被淹等面积达377.6公顷。此外,27户高科技虾类养殖户的屋顶被掀翻,许多基础设施和设备也遭到严重损坏。这些数据清晰地反映了义安省虾类养殖业遭受的巨大损失。
.jpg)
截至目前,义安省许多虾塘仍未能放虾过春节。若放虾季延后,年底虾类歉收和价格高企的风险将难以避免。鉴于此,义安省渔业和渔业管制局已向各乡镇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立即落实各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尽快恢复灾后生产。
省渔业和水产管理厅副厅长黎文香先生表示,风暴过后,水产养殖户绝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仔细检查堤岸、排水系统和污水管道,确保池塘不渗漏、不坍塌,并尽快重建养殖基础设施。同时,需要在池塘周围撒石灰进行消毒,并使用适当的环境处理化学品调节pH值,降低水体浊度。这是保护水源、防止污染的重要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暴后疾病爆发的可能性。

据胡先生介绍,灾后时期是虾类最脆弱的时期,因此精心照料和管理对提高养殖效率至关重要。养殖户需要减少30%至50%的饲料用量,并且不能使用劣质、发霉或变质的饲料,因为这会增加疾病风险。此外,必须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水质检测;养殖户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使用未列入清单的药物,同时与相关机构密切合作,以便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获得指导和及时支持。

实际上,多年来,义安省的虾类养殖业一直饱受自然灾害、疫情和市场波动的冲击。今年春节期间虾苗投放延迟,不仅使养殖户面临收入损失的风险,还影响了供需平衡,导致年底产品价格上涨。在此背景下,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之外,还需要政府和专业部门的及时支持,尤其是在资金和技术解决方案方面。
面对气候变化日益难以预测的影响,义安省的虾类养殖业必须逐步转向更加可持续发展,以抗灾养殖基础设施、严格的生物安全程序和积极应对风险情况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