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女性荣获2012年“诺贝尔”天文学奖

August 6, 2012 17:12

“那些发现对世界一点帮助都没有!可人都是这样的,总想学习更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2012年,首位获得两项天文学大奖的越南裔美国科学家Jane X. Luu教授坦诚地谈到了她的发现的价值。



2012年邵逸夫奖及凯夫利天文学奖得主刘珍妮教授。(照片:刘珍妮提供)

谈及自身和私生活时,她略带腼腆和幽默。表达人生观时,她风趣幽默。谈及工作、地球和梦想时,她坦诚果断,充满激情。这些都是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科学家简·X·卢(Jane X. Luu)在接受《越南报》(Nguoi Viet)采访时透露的,当时她的名字已在天文学界声名鹊起。

同一周两大惊喜奖项

Jane X. Luu教授和她的老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天文研究所所长David C. Jewitt教授的成果《海王星外天体识别》(Identification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简称TNOs)被邵氏基金会评选为香港“2012年度邵氏天文学奖”。该奖项由香港传媒大亨邵逸夫自2004年起赞助,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奖金总额达300万美元,平均分配给天文学、生命科学以及医学和数学三个领域。

这位越南教授因发现“柯伊伯带”,被挪威科维理基金会授予“2012年科维理天文学奖”。该奖项由挪威科学家弗雷德·科维理发起,自2008年起由科维理基金会赞助。科维理天文学奖被认为是世界“天文学界的诺贝尔奖”,奖金高达100万美元。

于是,在五月底的同一周,这位越南女性荣幸地获得了两项最高奖项,以表彰她和她的老师朱伊特20年前进行的天文研究成果……
在接受《越南日报》记者采访时,Jane X. Luu 教授仍然感到非常惊喜:“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我20年前就做过这件事了。当时有点小激动,但最终还是完成了。20年后,我就没再想过这件事了。现在突然收到两份这么大的礼物,真是太惊喜了。我完全没想到,因为已经过去20年了。”

她脸上仍挂着一种不太习惯谈论自己的羞涩和腼腆的微笑,她说,在收到香港发来的邵逸夫奖获奖通知邮件的那天早上,她以为“有人在开玩笑,这不是真的”。

柯伊伯带是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提出的假说。自1951年以来,杰拉德·柯伊伯就预测在太阳系周围,海王星轨道之外存在一条柯伊伯带,而海王星被认为是彗星的摇篮。但当代天文学家认为柯伊伯带只是幻想,未经证实。

与此同时,Jane X. Luu 教授和她的老师仍在孜孜不倦地寻找这条腰带的存在。
1992年8月底,师生二人发现了“柯伊伯带”的第一颗天体,这一发现结束了“幻想”,为解释和证明太阳系的形成开辟了新的方向。

Jane X. Luu 教授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这一发现时表示:“我们发现,在太阳系边缘,在像冥王星一样的‘柯伊伯带’中,有数百万颗小行星……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行星的概念。”

天文学之路

科学家 Jane X. Luu 的越南名字是 Luu Le Hang。

“那么美国名字 Jane X. Luu 里的 X. 是什么意思呢?”——“没什么意思!是我瞎编的。”记者问道,随即被这位著名天文学家的幽默回答逗得哈哈大笑。
“因为大家都问我名字的首字母是什么,我不知道,后来又有人问Jewitt先生同样的问题,他说随便编一个,我就编了。”Jane X. Luu教授笑容满面地解释了她名字中的“X”。



Jane X. Luu 教授和女儿 Eliot。(照片:Jane X. Luu 提供)

Jane X. Luu 教授今年 7 月满 49 岁,现居住在波士顿附近,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工作。

她的丈夫是荷兰人,也是一名天文学家,但现在在微软工作。她有一个6岁的越南养女。
Jane X. Luu 教授出生于一个有四个孩子的家庭,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她的父亲在1975年之前是一家美国航空公司的秘书。这也是她和家人有机会在战争最后阶段离开越南的原因……


根据(vov)-TN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越南女性荣获2012年“诺贝尔”天文学奖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