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老教师寻找胡伯伯“画像”的故事

我的哈 DNUM_BJZAFZCACD 15:52

(Baonghean.vn)——这幅肖像是胡志明主席1969年生日时赠送给南连中学(现金连中学)的礼物,也是他去世前的最后一份礼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特殊的礼物遗失了,给学校几代教职工、学生留下了遗憾。学校原副校长黄阮老师不辞辛劳,终于找到了它。

胡伯伯的礼物

今年的胡伯伯诞辰对金莲中学(南丹)的师生来说意义非凡。学校举行了仪式,迎接胡伯伯50多年前亲自赠送给学校的纪念品——胡志明主席肖像。众多师生,以及曾在学校任教的几代退休教师,都出席了仪式,现场气氛热烈而真诚。

金莲中学举行胡伯伯画像仪式。图片来源:NTCC

望着胡伯伯那张黑白老照片,读着他亲笔写下的字句:“愿老师们好好教书,学生们好好学习。”许多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这是胡伯伯在他1969年5月19日的生日时送给学校的礼物。

照片附带的电报内容如下:义安省南丹县南莲中学师生一直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南莲教师连续四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称号,南莲学校有许多优秀学生,受到胡伯伯的表彰。

Hoang Nguyen 老师(左起第二位)以及金莲中学历代教师在仪式上领取了这张照片。图片来源:NTCC

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金莲中学校长阮氏庆文老师十分感动,并表示:在胡伯伯诞辰之际收到这张带有胡伯伯手迹的修复肖像照作为礼物送给学校,对教职员工、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份无价的礼物。

对于坐落在胡志明主席故乡的学校来说,这也是莫大的荣幸和骄傲。学校将珍藏这件文物,用于教育学生传承传统。不仅如此,学校的一代又一代师生都将秉承胡伯伯的教诲,努力教好书,学好学。

胡伯伯家乡老教师的热情

在照片归还仪式上,最开心的人之一,是该校原副校长黄阮老师。他也是这张照片漂泊了五年多的人的见证者。

赠送南联中学的胡伯伯画像,上面写着:“希望老师好好教书,学生好好学习。”

坐在阳光明媚的校园中央,看着天空中飘扬的旗帜和鲜花,庆祝胡伯伯的生日。黄阮老师悲伤地回忆着学校收到这张照片那天的情景。由于战争原因,照片在运输过程中丢失了,所以当学校收到这张珍贵的照片时,也正是得知胡伯伯去世的消息。胡伯伯的画像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后来被学校用于追悼会。追悼会规模很小,除了学校董事会成员外,只有大约10名阮生家族的后裔学生​​参加了追悼会。

黄原老师还说,在那次特殊的仪式之后,学校把这张照片挂在办公室里,他定期亲自擦拭和装饰。在许多升旗仪式上,学校都会用这张照片在每周初进行仪式,提醒学生们学校引以为豪的传统。在他工作的这些年里,这张照片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学校唯一一次暂时留下这张照片,是胡志明博物馆的一位官员来鉴定这幅肖像,并要求将其带回博物馆保存两个月,作为遗物的记录。

电报附有胡伯伯于 1969 年 5 月 19 日到南联中学(南丹)授课的照片。

没有人记得胡伯伯画像究竟何时丢失,因为后来南连中学合并,更名为金连中学,并迁至新址——也就是学校现在的所在地。许多老师也表示,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学校拆除旧校舍建造新校舍时丢失的。作为在学校任教多年的老师,并且是直接从省人民委员会收到这张照片的人,黄原老师对此深感惋惜。

这张照片与学校发展的一段时期有关,但后来这张照片不再存在,很少有老师、学生和公社的人知道,他们的学校和家乡曾经收到过一张胡伯伯的画像,上面写着他的遗言和对家乡的祝福……

在学校里,南连中学和金连小学几代老师辛苦建立起来的、用来提醒师生学习和遵循胡伯伯教诲的仪式和规则已经不复存在了……

Hoang Nguyen老师

在黄原老师的心目中,失去胡伯伯赠送的画像是“巨大的损失”,他和学校老一代老师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查证、恢复、证实这一事件的存在”……

尽管退休已30多年,黄阮老师仍在努力寻找胡伯伯的旧画像。图片:My Ha

为了找到胡伯伯的旧画像,黄原老师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多次向学校董事会和金莲乡领导提出他的愿望。然而,由于时间流逝,与他同时期共事的人逐渐失踪,寻觅工作遇到了重重困难。

在寻找胡伯伯“遗像”的过程中,金莲遗迹地的官员建议他再次联系胡志明博物馆,因为过去博物馆官员曾来过学校保管遗物。于是,黄原老师在2017年给胡志明博物馆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当时,黄原老师也有机会在金莲遗迹地直接会见胡志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然而,博物馆首次给出的答复是“不保存这张照片”。之后,通过黄原老师提供的信函,胡志明博物馆再次搜查了仓库,核实并与现有文件和照片进行比对。最终,找到了一份打印稿和两页胡志明主席的手稿,这些资料与1969年胡志明主席将照片赠予南莲中学的事件有关。

寻找老照片是金莲中学几代教师的愿望。图片来源:NTCC

当时的难题是,虽然有文件,但博物馆并没有保存胡志明主席选择赠送的照片,而且文件中也没有提及这一点。为了帮助学校尽快找到胡伯伯的画像,博物馆回信附上了四张胡伯伯的肖像,以供核实。

回忆起此事,黄原老师补充道:“我一收到博物馆里的照片,就立刻认出这是胡伯伯送给学校的照片,因为当时我在学校工作期间直接接收并保存了这张照片。我还和一些以前的老师和学生见面,请他们回忆是哪张照片,大多数人都选了带有A169/A-Q2符号的照片。”

为了获得最终的照片,后来,金莲中学前校长(现邓正祺中学校长)阮王灵老师向金莲博物馆索要胡伯伯的原始照片进行修复。

他还根据博物馆的旧文献,请朋友将胡伯伯当年寄给南联中学的字迹,按照原样重新拼凑起来。修复过程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旧文献年代久远,很多字迹已经模糊褪色,要处理得和原件一模一样,需要花费不少功夫。

一生以胡伯伯为榜样

黄原老师1932年出生于河静省香溪县。当老师之前,他参军入伍,在陈国俊军事学校学习,并参加过抗法战争。1954年5月初的一天,他参加了五区交界地区的重大战役,在内桑-富安战役中负伤,并被敌军俘虏。后遗症是他永远失去了一条右腿。

在他被监禁期间,由于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五区交界指挥部向当地发出了一封信,公社也为他举行了追悼会。1954年8月,法国人将这位老师送回五区自由区,并把他重新集结到北部,关押在位于宜忠公社(宜禄)的A33残疾士兵营。

黄阮老师和阮王灵老师在修复胡伯伯画像的过程中进行讨论。图片来源:My Ha

秉承胡伯伯“残而不废”的教诲,后来,尽管身为重度残疾老兵,黄原老师依然决心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他凭借着毅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自学成才,不断提升学历,最终毕业于荣市师范大学数学系。他曾在荣市雄水小学、义静工农补习学校任教,并从1965年起调到南连中学(南丹)任教,直至退休。这片深受胡伯伯喜爱的土地也让他有所成就,他视其为第二故乡。目前,黄原老师一家居住在金连乡郎森村。

谈起自己的工作历程,阮老师总是谦虚谨慎,因为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必须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为学生和学校奉献。然而,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背后,却是一位战争致残教师的决心和努力,他始终坚信自己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因此,在工作期间,他有4项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3项自制教具被教育培训部评为优秀教具。他的成就也为南莲中学的整体成绩做出了贡献,并帮助学校获得了胡伯伯颁发的“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奖状。

金莲中学的学生参加接受胡伯伯画像仪式。图片来源:NTCC

黄原老师还荣获22项荣誉证书和奖章,其中包括抗美奖章和劳动奖章。1977年,他在“全国模范战争伤残军人和烈士家属大会”上荣获表彰。更令人欣喜的是,1988年,他被国家主席授予“优秀教师”称号,成为首批获得该称号的教师之一。

如今,这位拄着木拐杖的老教师已年逾九旬,依然勤勤恳恳地为村为国服务,依然热衷于教育事业。在艰苦而光荣的征程中,他始终坚信党,坚信敬爱的胡伯伯,一定会像他所劝告的那样,成为一名有用的人、一名好老师。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老教师寻找胡伯伯“画像”的故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