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义安的老师教的是国王的子孙和主的孙子。
(Baonghean.vn)——在担任讲师期间,他展现出自己是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学者。他的学生大多是国王和贵族的子弟。
潘氏端陵庙位于杜良县长山乡甘山上,坐拥西南向的优越地理位置。站在陵墓前,游客可以欣赏到繁荣的村庄景象,以及诗情画意、雄伟壮丽的景色。这里不愧为义安一代才子永垂不朽的安息之地。
![]() |
Phan Sy Tuan 寺位于 Do Luong 区 Trang Son 公社 Cam 山。照片:玉芳 |
根据潘氏家族族谱,潘氏俊先生,又名潘阮俊,生于18世纪50至60年代,是长山乡潘氏家族第五代传人,也是潘氏莺先生和阮氏侨夫人的次子。
潘士俊出生于贫寒家庭,自幼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他天资聪颖,好学好问,所以他能记住所学的一切,并且写作和交谈能力也比别人强。
景兴四十四年(1783年)归茂年间,潘时俊收拾行囊,出门参加乡试,中了阮香公的品级。他被招进升龙国子监学堂,后来又被任命为宫中讲师。
潘时端任教期间,展现出渊博学识和卓越品德的学者风范。他的学生大多是国王和贵族的子弟。潘时端一直深受学生爱戴,同事也对他尊敬有加。景兴四十六年(1785年),潘时端被朝廷册封为上卿。
![]() |
Phan Sy Tuan 寺庙的上部空间。照片:玉芳 |
景兴末年,当义、当仲两郡封建政权腐败无能,各地农民起义四起。其中典型的例子是当仲西山三兄弟起义推翻了阮主政权。1786年初,阮惠率军北上,打出“扶黎灭郑”的旗号,推翻了郑主政权,拥立黎昭通为太子。然而,阮惠南下后,郑主残余势力再次崛起。与此同时,趁朝廷势力衰弱之际,各地盗匪猖獗。在乱世之中,潘士俊先生向朝廷请愿回乡开办学堂。
平五(1786年),景兴四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潘时俊在回乡途中,遭章德率领的天理方伪军所杀。闻讯后,当地民众悲痛万分,为其举行葬礼,葬于莫兴地。潘时俊去世后,朝廷赐予他祭祀地,并交由乡亲们祭祀。
潘士俊先生的一生和事业虽然未完待续,但他对国家的贡献却是短暂的,他留给学生、朋友和人民的敬仰和钦佩,他为人朴实,孝顺,崇尚忠诚,始终将“心”放在第一位。
![]() |
潘西端寺的一件古代文物——石茶盘,盘底刻有许多汉字。图片:Ngoc Phuong |
杜良县长山乡张盛村的村民敬仰这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温文尔雅、德高望重的男子,将他奉为当地的守护神。邻近地区的人们经常前往庙里祭拜他。目前,庙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古代文物,例如:香炉、石茶盘、皇家圣旨以及众多祭祀用品……
他的遗体就安葬在寺庙的正后方。2018年,潘士团陵墓和寺庙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