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报纸撰稿
(Baonghean.vn)——我和义安报的许多记者、编辑有时会收到他的信息。当……
(Baonghean.vn)-我和义安报的许多记者编辑有时会收到他的留言。他总是询问我的健康状况,然后对他刚在报纸上读到的一篇文章表示赞扬(或批评)。有时,他会告诉我,他现在在一个偏远的偏僻地区,回来后会把文章寄给报社……然后,他想进一步指导如何写作,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他的文章一如既往地手写,字迹工整、笔迹工整,通过快递寄送。他有时也用电子邮件发送诗歌,但后来又说不方便,因为他得去县城的电脑店等(他有电脑,但……没联网)。每次收到他的文章,我都能从中感受到他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常常弥漫着山林的气息,弥漫着清凉雾霭的山坡,弥漫着清晨阳光下唤醒村庄的溪流……那里有他的汗水,有他的脚步,有克木族和蒙族人在湿滑路面上行走的脚步声,有他贴着小灯的手,用充满激情和关切的笔触写下一行行文字……
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我收到他的短信:“明天我要去荣市,给山区的编辑记者们送点礼物。”我回复说:“等以后天气暖和方便的时候,我再来看你们。”他却坚持说:“不用了,你不用担心。7度的时候我还在犁地呢。”
我紧张了好久,了解他的性格,一旦决定了就一定会做,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于是第二天早上,我上班路上接到了他的电话:“我现在站在编辑部门口。不过因为是上班时间,我进不去。你去门口那边,一会儿见。”
门外等我的是一位矮小的老者,一瘸一拐。他那辆1981年的Cub,背包里还落满了灰尘。天气又冷……我问他:“你几点下车的?有什么工作完成了吗?”他说:“我刚下车,顺便去省文联交了个诗集稿,其他什么工作都没做。给你带了点本地的宣纸。”他打开背包,里面装满了宣纸。
他握着我的手,那是一只宽大的手,如同农夫的手。那只手在零下7摄氏度的低温下牵着水牛犁地。那只手也曾一丝不苟地写下寄给我报社山地民族版的信,诉说着高原的艰辛。那只手也曾写下感人肺腑的诗歌,对世界时事的深刻思考。几十年前,他本该成为一名律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得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农夫……
我看着他,看着他推着摩托车穿过马路,一瘸一拐的脚步,心里充满了敬佩和怜悯……他,这位为报纸撰稿的农民,在文章的署名上,常常只写一行简单的名字:撰稿人武文荣。
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