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金手”的工匠
邓光安出生并成长于安城县同城乡,毕业于发电厂汽车拖拉机部Z167厂(现为国防部工程总局车辆机械部),担任机械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第四军区工程部467厂工作。邓光安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的“新手”开始,很快就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和障碍,因为他下定决心:要努力向前辈技术人员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并通过大量实践巩固技能。
(冯宪光)邓光安出生并成长于安城县同城乡,毕业于发电厂汽车拖拉机部Z167厂(现为国防部工程总局车辆机械部),担任机械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第四军区工程部467厂工作。邓光安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的“新手”开始,很快就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和障碍,因为他下定决心:要努力向前辈技术人员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并通过大量实践巩固技能。
作为一名7/7级车床工,党光安被分配到加工高精度零件的任务。由于车间技术设备有限,这项任务极其艰巨。然而,凭借着技术工人的创造力和经验,他总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不仅完成了所有任务,还创造了许多宝贵的技术创新和改进,例如:“油封缸夹具”、“GAZ 53苹果冲孔模具”、“轴类定位夹具和1400 x 700隧道门开启器”……他的创新精神高效地应用于生产,为车间各项任务的完成做出了贡献。他坦言:“作为一名工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有精神和责任感,才能高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生产出的产品就没有灵魂。”
作为团队负责人,他经常热情地帮助新入行的年轻工人,从简单的操作,比如车削小零件,到如何正确车削,以及如何使用机械设备来确保劳动安全。他不仅擅长专业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全心全意爱着妻子和孩子的模范丈夫和父亲。“家庭的温暖是我完成任务的基础,”他跟我分享道。
凭借工作成绩,党光安多年来荣获各级嘉奖,连续11年荣获基层竞赛战士称号;2006年荣获全军竞赛战士称号;2007年荣获政府总理颁发的嘉奖,2010年荣获国防工会组织的全军“熟练工人”称号。
467车间主任阮俊英中校评价邓光安:“邓光安是一位对工作高度负责、敢想敢干的工人。他凭借一双巧手,制造出许多高质量的机械产品,为完成467车间的生产经营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阮氏忠(476-QK4工厂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