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战士上山为村里挑生活用水

广安-春黄 April 9, 2023 13:54

(Baonghean.vn)——作为一名四分之三残疾、行动不便的老兵,新岐县义勇乡的卢文黄先生不畏艰辛,坚持上山为同胞寻找水源。如今,清凉自然流淌的水已从山顶通到家家户户,让大家兴奋不已。

罗文黄先生出生并成长于东科东寿村,这是义勇乡唯一的泰族村庄。新岐县过去,由于地势高旱,没有河流湖泊等水源,每逢炎热季节,村民们就得上山取水。目睹家乡人民的艰苦生活,黄先生心中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能够为村民们修建一座清洁的饮水工程。

新奇区 Nghia Dung 公社 Dong Kho Dong Tho 村的一角。照片:XH

多年征战沙场保卫祖国后,黄先生回到家乡,身上有28处伤口,一只眼睛受伤,另一只眼睛视力也不好,被认定为四分之一残疾老兵。旅途的艰辛,却无法阻挡这位胡伯伯战士为同胞寻找水源的意志。

黄先生回忆道:“在战场上作战的那些年里,我辗转于许多山区。退伍后,我还有机会去昆强县、祥阳县等邻近县市……了解到一些邻近乡镇的自流水系统。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为村民勘察和寻找水源的想法。2015年,我开始上山为人民寻找水源……”

战争伤残军人罗文黄(Lo Van Huynh)是新祺县义勇乡(Nghia Dung commune)为泰国人民寻找水源的先锋。图片:卡塔尔航空

经过近一个月的翻山越岭、趟溪跋涉,黄先生终于在距离同科同寿村近4公里的奈莫溪找到了一处水源。这里的水源清凉宜人,水量充足,常年潺潺流淌,足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找到水源后,黄先生继续勘察,并标记路线,以便日后设计一条输水管道,将水引回家乡。这个过程需要毅力、细致和辛勤的付出。

那天我回村子宣布找到水源的好消息,本以为大家都会高兴、激动,没想到还是有很多怀疑的目光,觉得把水从水源地引到家里不现实。

东科东寿村的自流水箱。图片来源:QA

“几十年来,我家乡的人们都习惯了提着水桶和塑料罐上山打水,所以当听说家里还有水时,很多人都不相信。整个村子几百户人家,只有少数几户人家支持这种方式。虽然有点失望,但我明白我必须做出成绩来改变人们的想法,所以我没有放弃……”黄先生分享道。

当时,要把水送到村里,必须有资金在水源地修建水库,然后购买一条长达近4公里、翻山越岭通往村里水库的输水管道。黄先生发起了一场募捐活动,57户农户同意每户出资180万越南盾来修建水库和购买水管。此外,农户们还贡献了工作日来清理灌木丛、安装管道……

实施14天后,奈莫溪清凉的溪水跨越数公里,流入村里的水库,令许多当地群众难以置信。

家家户户都有水管。图片来源:XH

“几十年来,我一滴一滴地节约用水,现在水流进来,人们出来洗澡、玩耍,那一刻的画面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看到效果后,街坊邻居们也渐渐相信了我的想法,报名安装水管的户数一天天增多,这让我兴奋不已。从此以后,我家乡的人们再也不用担心缺水了,尤其是在炎热的季节。”黄先生回忆道。

然而,由于引水想法最初只是自发的,水箱和水管的建设也比较简陋,连接管道的技术也不够完善,导致村庄的自来水厂在使用六年后,水质已经老化损坏。2021年,黄先生继续向当局提交请愿书,希望政府能够携手支持当地人民,修建符合技术标准的水箱和水管,确保人民能够长期使用。

鉴于上述困难,2022年,在新岐县“技能型人民动员”竞赛运动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新岐县青年联盟与乂安省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青年联盟协调,呼吁并支持为当地人民修建“自流水系统”项目。动员期结束时,共筹集善款2.3亿越南盾以上。加上省、县两级“技能型人民动员”竞赛运动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以及人民的捐款,用于修建该项目的捐款和动员总额已达8.5亿越南盾。

2022年底,同科同寿村自流水工程按标准开工,至今该村群众一直有稳定的水源。

几十年后,新祺县义勇乡的泰国民众终于回家了。图片来源:卡塔尔航空

完成了为村民送水的心愿后,黄先生又回到了日常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传统医生,为村民治病。如今,每当人们来到同科同寿村,提起黄先生,都会想起这位为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为同胞送去清凉水的伤残军人。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残疾战士上山为村里挑生活用水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