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青年:唤醒民族革命

阮清 March 25, 2021 10:06

(Baonghean.vn)——越南人民经历了充满变革与动荡的20世纪,创造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越南历史也因此书写了最英勇辉煌的篇章——“20世纪的白藤与栋多”,从上层建筑到基础设施的全面创新,使越南在国家和时代历史上的地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越南的年轻一代为这些变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潘家两位伟大的学者与民族觉醒

进入20世纪,法国殖民者入侵我国后,开始对越南进行剥削。为了服务于殖民剥削,法国被迫修建工业设施、种植园,并扩建交通运输和服务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被引入越南经济。汉学教育被废除……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开始形成。一种新型的知识分子阶层也随之出现。

然而,民族矛盾依然存在。越南人民依然渴望并决心争取民族独立。然而,面对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封建思想和士绅阶层却无能为力。重任落在了新兴群体的肩上,那就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

Hai đại sĩ phu Phan Bội Châu (trái) và Phan Chu Trinh. Ảnh tư liệu
两位伟大的学者:潘佩珠(左)和潘朱贞。照片存档

进入新时代需要转变对国家救赎之路的思考。潘佩珠和潘朱桢是这一意识转变进程的关键人物。他们率先聚集、引导并领导了一场新的国家救赎运动。但他们各自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潘佩珠创立了维新会,主张武力镇压,并通过前往“同属一个民族和文化”的新兴资本主义帝国——日本——来为国家复兴做准备。潘朱桢则不同。他倡导维新运动遵循“启迪人民、增强人民精神、改善人民生活”的道路来拯救国家。

无论这两位领袖是谁,他们的主要力量仍然是青年。跟随潘佩珠赴日的200多名学生都是年轻人。参与维新运动、追随潘周桢思想的东京义书院学生也都是年轻人。这两位姓潘的爱国者,正是“呼唤国家灵魂”(潘佩珠)的人,他们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里,为了拯救国家、复兴国家(潘周桢)而聚集爱国青年。

20世纪初,越南青年吸收了“新书新文学”,并认识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拯救国家的新道路。他们既有英雄救国的胸怀,又具备新时代的理性政治思想。

要求释放潘佩珠、悼念潘朱桢的运动,是全国爱国青年力量的一次集结和展现。这场运动催生了新的爱国组织,而青年仍然是其核心力量。这些组织包括福越党(1925年)、兴南协会、越南革命同志会,以及由知识分子、前政治犯、教师、学生和青年(如陈梦白、陈富、何辉塔、孙光飞、邓泰梅、陶维英等)在荣市(义安省)创立的新越党。这些组织的宗旨是……推翻帝国,建立平等友爱的社会……“国民党(1927年)由阮泰学和一些年轻学生创立,其目的是:发动民族革命,用武力推翻封​​建殖民政权,建立越南。D独立c共和国与此同时,帮助受压迫的人民争取独立,特别是邻国老挝和柬埔寨。

Một số lưu học sinh phong trào Đông Du. Ảnh tư liệu: Trung tâm Lưu trữ quốc gia I
东都运动期间一些留学生。照片:国家档案馆

在另一个方向上,东都对日作战失败后,维新协会的一些重要成员,以邓叔华为代表,辗转来到暹罗,后又前往中国。在暹罗,他们组织了农民营——一个为革命而生活和工作的生产组织。自1909年起,他们接收了数百名来自义静省的青年,对他们进行培训,然后将他们派往广州。

从暹罗到广州的年轻人,特别是何松茂和黎鸿山,于1923年创立了Tam Tam Xa(新越清年团),其目的是……“越南全体知识分子,不分国界或政党,只要决心牺牲一切个人利益和私利,尽最大努力恢复越南的人权,就应该团结起来。”“。”

还有另一条移民路线,那就是前往法国留学的青年。他们接触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和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逐渐觉醒并组织爱国活动。典型人物包括:阮安宁、潘文长、阮世传、陶秋寿、杨白梅、阮文涛……

来自义安省南丹县金莲乡的爱国青年阮必成也曾前往法国、欧美国家,但他并非为了求学,而是主动投身艰苦的营救行动,寻求拯救国家的方法。阮必成联系了在法国留学的潘周贞和其他一些爱国青年,并很快协调行动。

1919 年 6 月 19 日,潘楚贞与潘文长、阮世传和阮必成共同起草了《安南人民请愿书》,呈送凡尔赛会议,并以“阮爱国”的名义共同签署。

阮爱国和越南革命青年协会

在向凡尔赛会议递交《安南人民的要求》之后,阮必成改名为阮爱国,加入法国社会党,并成为法国共产党的创始成员之一。之后,他前往苏联,为第三国际工作。从一位寻求拯救国家的青年,阮爱国成长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25年,他回到广州(中国),组织并领导越南无产阶级革命。

Nguyễn ÁI Quốc tại Đại hội Tours năm 1920. Ảnh tư liệu
1920年阮爱国出席图尔大会。照片档案

阮爱国抵达广州后,化名李翠,与潘佩珠及三三社成员接触,宣传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并成立了由9人组成的共青团,接纳了5名见习共产党员,其中包括胡松茂、黎鸿山、黎鸿峰。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爱国青年队,主要成员由来自厦门铁溪-飞集的邓叔华派遣。这支青年队的成员都姓李,与当时胡志明主席的化名李翠相同。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阮爱国于1925年6月从这些核心成员中创立了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简称青年协会。该协会的目标是:一方面,努力争取广大工人、农民和士兵的支持,领导劳动群众与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法国帝国主义;封建一方面,参加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让全世界都这样做共产主义“。”

协会成立后,便派人回国招募人员到广州参加培训课程或到东方大学(苏联)学习。与此同时,协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出版报纸。青少年革命士兵;招募人员到苏联或黄埔学习军事。

Ngôi nhà số 13/1 (nay là số 248-250), đường Văn Minh, thành phố Quảng Châu (Trung Quốc) - trụ sở của Việt Nam Thanh niên cách mạng đồng chí hội, nơi Nguyễn Ái Quốc mở các lớp huấn luyện đào tạo cán bộ cho cách mạng Việt Nam trong những năm 1925 - 1927. Báo Thanh Niên - cơ quan tuyên truyền của Việt Nam Thanh niên cách mạng đồng chí hội.
广州市(中国)文明街13/1号(现为248-250号)——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总部,阮爱国于1925年至1927年间在此开设培训班,为越南革命培养干部。《青年报》——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宣传机构。

1927年,国内各支部成立。1929年,青年协会组织成立,并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领导反法斗争运动的核心力量。

(待续)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20世纪的青年:唤醒民族革命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