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林农改变了观念,认为密集投资是最佳解决方案。
(Baonghean.vn)- 目前,义安省正在努力在2023年完成植树造林计划。好消息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按照技术程序种植和养护树木,并购买优质林业树苗,以提高效率。

集约化造林转型
近年来,昆强县人民在生产林培育技术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逐步从完全依赖自然的粗放式造林转向集约化投资。选种和播种阶段都经过精心准备。栽种后,注重养护和适量施肥,因此森林生长迅速,生物量大。
很久以前,平川乡(昆强县)的魏文明先生一家采用“旱作”方式种植森林,只是挖坑栽种,然后等待收获。他们不施肥,很少照料,成活率低,生长不均匀,采伐周期长,森林生产力低下。现在,通过学习一些典范,魏文明先生认识到,有效种植森林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优良种子和妥善照料,以适当的密度种植,以及定期除草和施肥。

集约化造林投资成本5年约为1000-1200万越南盾/公顷,但利润很高,1公顷森林价值8000-9000万越南盾,而粗放型造林仅达到2500-3000万越南盾/公顷。
平川乡拥有300多公顷原始相思林。长期以来,许多农户粗放种植,缺乏养护,例如施肥。近年来,该乡积极倡导和动员群众植树造林,同时注重养护和保护,推广科技应用,特别是集约化经营方式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该乡每年力争种植60至70公顷新林。
昆强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卢文礼表示:“2023年,省政府指示昆强县完成1600公顷造林任务。目前,该县已完成80%以上的造林面积。预计到秋季造林季结束时,该县将完成2100多公顷造林任务(超过目标500公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昆强县制定了各乡镇的造林计划;对当地苗圃进行了评估,为造林户提供优质树苗;并鼓励人们从挖栽植穴开始就对金合欢树施肥,以提高生产力。得益于科技进步在造林和养护中的应用,许多森林已达到每公顷每周期80-100吨金合欢树的高产水平,而粗放种植的产量仅为每公顷每周期25-30吨。
但目前昆强县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困难是,人与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仍不紧密,因此消费不稳定。

迈向类似组织培养的涂层
鉴于密集造林的成效,近年来,义安省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广和动员群众效仿。据林业厅报告,2023年计划造林1.85万公顷,目前全省造林面积已超过90%,预计造林季结束时将完成2万公顷造林(超过1500公顷)。全省已培育各类相思树苗3500多万株。
为确保2023年造林进度,省人民委员会向各县和林地所有者下达目标,同时指示专门机构配合地方开展宣传,动员农户登记设计区域并进行植被治理;鼓励地方扩大大型用材林和获得FSC(可持续森林管理认证)认证的森林的发展。还注重树苗准备工作,目前,本地区企业和林业种子生产基地已准备约3500万株优质树苗,满足人民的需求。

森林利用发展司(林业分司)司长阮克海表示:“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的林业已发生转变,克服了人工林生产粗放、产量低、效益低的状况。目前,80%以上的林区已实施集约化经营措施,同步实施从砍伐、焚烧、清除植被到消灭病原体等技术措施;注重选用优良树种,合理种植密度。”
一些地方,农民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如翻地、挖坑、运苗、施肥等环节也使用机械,不少农户还为新栽的树木安装水泵,使树木生长发育迅速。
但是,我省原料林营造工作还存在局限性,比如很多人不知道该种什么树种,适不适合,风险很大,因为人工造林周期长,要到开发期才知道品种好不好。有些农户还存在粗放式造林,不施肥,产量低,特别是大材林比例很难形成。更何况人们还有密植的习惯,每公顷栽植2500—3000株,有的地方甚至达到5000株/公顷,造成木材体积小、质量差、经济价值低,特别是土壤退化快,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有效种植原料林,提高林业工人的收入,义安省目前正在指导地方政府集中投资集约化森林培育,以此作为最佳解决方案。鼓励人们按照FSC标准种植,以提高森林价值。根据计划,未来一段时间,森林保护厅将为该省林业单位提供60至70亿越南盾的资金支持,用于建设改良苗圃模式,生产组培杂交相思树苗。
建立苗圃,提高林业种苗生产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森林认证相关可持续森林发展的认识,转移优质林业种苗生产环节,满足大面积用材林种植的需求,并通过该模式帮助农户获得优质林业种苗来源。
此外,义安省正加快建设位于义林乡和义禄乡的北中海岸高科技林业种苗中心,争取早日投入使用,满足全省造林对优质组培相思树种苗的需求。